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已落幕,多个大国均派代表前往参与。只不过这一全球性的商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高端会议,却当场闹出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据环球时报2月12日报道,与会的各国政要一度“脸色铁青”。
让这些人脸色为之一变的是美国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当众发言。据报道,在这场盛会上美国站在了61国对立面,包括中国、法国、德国和印度在内的61个国家一致同意快速发展的AI技术必须是“开放、包容、合乎道德和安全的”,并纳入国际治理。
结果来到现场的万斯却发出警告,要求欧洲盟友不要过度监管人工智能行业,以免扼杀这个由美国主导并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此外,他还称“美国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特朗普政府计划保持这种状态”。在讲出这样一番近似于“唯我独尊”的发言后,万斯拒绝签署会议联合声明。
实事求是地讲,美国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成不争的事实,拜登与特朗普甚至都把这当成一种政绩来宣传。但此次峰会毕竟是由法国和印度主办的,美方就算不赞同中方的理念、不想与中方达成人工智能领域的协议,法国和印度的面子它总应该给。更何况会议的联合声明并不包含过多政治因素,只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治理的协调”,确保人工智能向所有人开放等。
即便如此,万斯以及他背后的特朗普仍不愿意让步,这充分说明一件事,即美方认为可以单凭自己一己之力就发展好人工智能,不需要与其他国家展开协作。但他这一不把以中方为首的其他国家放在眼里的做法,无疑错的离谱。
诚然,现在美方既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地基”——高性能计算卡的设计,又在人工智能的具体实践上拔得头筹,但是万斯似乎搞错了一件事,即中方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并且愿意把这一突破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
就拿本次峰会上大放异彩、引起广泛关注的“DeepSeek”来说,《纽约时报》认为中国DeepSeek公司让更多同行燃起希望,欧洲等地的小型人工智能公司过去被排除在人工智能竞争之外,因为它们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应用场景。然而现在DeepSeek的成功证明,可能只需要几千万美元而不是几千亿美元,即可跟上AI前沿的步伐,这个投入它们还是出的起并且愿意出的。
举例来说,寄托着法国AI发展希望的一家公司表示,DeepSeek的成功让法国和欧洲企业看到通往成功的跳板,该公司希望从中获得启迪。来自同行的称赞充分说明一件事,中方已经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趟出了一条路,不是只有美国才玩得起人工智能。
将中美两国的做法放到一起比较,真可谓高下立判。考虑到人工智能对全球发展的意义,美方“闭门造车”并藏着掖着的行为,其实就是在维护自己的领先地位,并且对诸多盟友一视同仁地封闭了上升通道。而中方则反其道而行之,DeepSeek的成果是开源的,任何国家、任何机构都可以使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中方不会独享。
究竟哪一种做法才是正确的,答案其实不言而喻。在万斯做出充斥着霸权本色的表态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台发言,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规则”,需要继续推进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这显然是对万斯讲话的回应。反对美方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独享,这已经成为签字的61国的共识,中方也将着力推进声明的落实,在反“人工智能霸权”上继续以实际行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