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正性,进一步遏制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郎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开展投标“实名制”工作。通过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加大对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截至目前,郎溪县已有31个项目开展实名制投标,从源头上要求投标人实名投标,确保中标人“实”至名归。
投标“实名制”是指在投标文件生成和上传环节进行实名认证,以确保投标联系人或法定代表人、拟任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真实有效,真正做到一人一标,人标合一。通过实名认证,促使投标人更加谨慎地对待投标活动,提高其责任意识。这不仅能防止冒名顶替、恶意干扰等行为的发生,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利用投标实名制获取的信息,对投标人员的历史投标记录以及相关信息等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和预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与高效性,有效防范和打击虚假投标、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正性。
下一步,郎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优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供给,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招标投标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