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其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正式拉开了全民智驾时代的序幕。
比亚迪一口气发布了21款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包括仅需6.98万元海鸥(参数丨图片)智驾版,7.98万元秦PLUS DM-i智驾版,全部加配不加价。
图片来源:比亚迪
这一系统的推出不仅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从高端专属走向全民普及,更对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亚迪巨大的市场增量将促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定位传感器、域控制器等一系列智驾零部件进一步释放规模化效益。
全产业链协同,推动智驾平权
在“天神之眼”系统的背后,离不开智能零部件技术的强力支撑。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会上感谢数百家优质供应商与比亚迪并肩作战,突破瓶颈。他希望供应商继续扩大产能,抓住机遇,将高阶智驾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以高精度定位领域为例,从组合定位总成P-Box到适用于域控的IMU、GNSS模组,高精度定位产品形态不断丰富,以满足高中低不同智能驾驶市场的需求,为“全民智驾”提供坚实的智能硬件基础。
图片来源:导远科技
据了解,从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腾势开始,导远科技就为其多个平台和品牌的多种车型供应定位系统,包括从一开始的组合导航总成P-Box,到目前已扩展至IMU、GNSS模组等多种形态产品。
全民智驾,重塑智驾产业链
同时,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企业也纷纷发布或升级智能化战略,与华为、“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在智驾的长期深耕形成合力,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智能化竞争的新阶段。
图片来源:比亚迪
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也将推动智驾产业链的规模增长,相关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以及数据服务提供商都将从中受益。
然而,这一趋势也对供应商的智能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伴随智能驾驶而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智能零部件供应商“全民智驾”参与者和受益者,从未面对如此大批量的量产交付需求。
有相关消息称,2025年,比亚迪计划生产的车辆将有80%搭载导远科技的定位产品。此前,导远科技曾在2024年12月宣布其单月交付量突破25万套,并正在扩产。
智驾普及,改变消费者心智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为2756.3万,其中20万以内车型的销量占了70%。
而值得注意的是,搭载高阶智驾功能(不包括仅有L2功能)的车辆占比不超过10%,且几乎全部售价都在20万以上。
从20万级车型到7万级车型,智能驾驶实现了真正的普惠,人人可享,从而可能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当越来越多的人用上智驾,规模的扩大将推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数据的增加将帮助技术持续迭代优化,继而带来越来越实惠,越用越好用的智能驾驶功能。
智能驾驶行业已进入“DeepSeek时刻”,据中信证券预测,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有望推动国内L2+级别智驾车型销量从100万辆跃升至1000万辆,极大加速了智能驾驶的普及进程。
中国在智能化上走得最前,伴随全民智驾新时代的到来,整个智驾产业链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期待中国智驾产业链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