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2日讯(编辑 黄君芝)本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预计将于3月中旬生效。一时间,依赖进口钢铁和铝的行业都乱了阵脚,高管们纷纷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才能抵消这些关税带来的影响。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从可口可乐和福特等大型公司,到规模较小的铝业、航空航天和家电公司,预计都会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举措给美国企业增加了“很多成本和很多混乱”。
与此同时,白宫还在频繁发出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威胁,让高管、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不安,他们不清楚最新的威胁是否会实现,也不清楚那些游说特朗普的公司是否会获得豁免。
开利全球公司(Carrier Global)是美国一家主要生产和分销暖通空调系统的公司。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Gitlin周二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最终会全部变为现实。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否会有豁免。”
如何应对?
美国企业纷纷对关税的影响发出了警告,许多制造企业发现很难计划下一步行动。高管们正在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改变进口产品组合,或将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例如,可口可乐(Coca-Cola)表示,如果铝罐变得更贵,它可能会将进口转向更多地依赖塑料瓶。香水公司科蒂(Coty)表示,该公司已经增加了美国的库存,并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增加香水产量。
福特高管周二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可以增加库存的领域,为潜在的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新政做准备。通用汽车则表示,在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典礼之前,它将其国际工厂的库存削减了30%至40%。
然而,如果供应商受到影响,汽车制造商也可能受到打击。全球汽车供应商美安(Autoliv)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将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转嫁给汽车制造商,“这最终可能导致汽车价格上涨。”
诸多不确定性
加拿大公司Optima Aero在美国和法国设有分公司,为直升机提供二手零部件。该公司总裁Toby gold表示,由于担心关税和报复性关税,他暂时搁置了从美国购买价值50万美元的产品的计划,因为这批设备要到8个月后才能供货。
“从现在开始的八个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他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所有铝和钢铁征收全面关税将使企业“根本没有其他选择”。特朗普的目标是提高美国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铝和钢铁的产量。根据联邦数据,2024年美国对铝的需求为430万吨,进口370万吨。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um)表示,它强烈支持关税。该公司在美国经营多家铝冶炼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esse Gary说,“特朗普总统的果断行动将保护国家安全,并有助于为美国铝业工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但还有一些美国公司敦促特朗普考虑关税对金属行业的长期影响。
总部位于纽约的私营铝材分销商PerenniAL的首席执行官Brian Hesse表示:“需要制定一项长期战略,以增加美国的铝产量,这样我们就能更接近自给自足。”该公司生产铝材板材、线材和钢坯,用于制造车轮、窗框和其他产品。
他说,PerenniAL因关税而面临的任何价格上涨,最终都会影响到普通消费者。
消费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数据显示,2月消费者信心降至七个月低点,通胀预期飙升。
地区性商会North Country Chamber of Commerc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ry Douglas说,根据最近几周与40多家地区制造商和仓库运营商的对话,库存正在增加。
根据联邦数据,集装箱运输量在1月份创下纪录,而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跨境卡车运输量在2024年12月比前两年的12月更为繁忙。
Douglas说:“目前没有能力突然取代国内供应,特别是铝,因为超过一半来自魁北克。”
延伸阅读
特朗普宣布无差别钢铝加税政策 多国开始推动“不包括美国的贸易”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白宫2月10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消息说,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此外,最新措施还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外国钢铁和铝材征收25%的关税
这意味着对铝关税从此前的10%提升至与钢铁关税一样的水平。特朗普在签署文件时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
特朗普还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对等关税”是指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率相同的关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较研究部主任徐秀军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是美国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最新体现,从本质上来说是贸易霸凌主义的一种体现。他同时表示,“在美国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其他国家又有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诉求的背景下,摆在其他国家面前的一个务实路径,就是要加强深化彼此之间的经贸合作。”
特朗普钢铝关税“对美国和世界都不利”
《卫报》称,关税将影响所有向美国出口钢铁和铝的国家。美国使用的钢铁约1/4来自海外,其中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主要供应国,其次是韩国和越南。去年,墨西哥和加拿大占美国钢铁进口量的40% 左右。
美国使用的铝有近一半来自进口。截至2024年11月,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原铝金属供应国,占美国总进口量的79%。
受此影响,10日美国多家钢铁公司股价出现上涨,截至收盘,纽柯钢铁公司和钢铁动力公司股价分别上涨5.5%和4.9%,美国钢铁公司股价上涨5%,铁矿石供应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股价飙升18%。美国铝业公司的股价则上涨约2%。
不过,《华盛顿邮报》分析称,除少数企业外,美国消费者、制造业和出口商,都将成为特朗普关税战的受害者。报道援引美国银行零售分析师2月初撰写的一份报告称,铝和钢用于各种产品,这意味着关税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甚至汽水罐都可能受影响。”
报道称,尚不清楚消费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感受到影响,但大量购买钢铁和铝的企业和制造商将最先看到价格上涨。
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欧文表示,包括约翰迪尔、卡特彼勒和波音等公司也可能受到冲击,因为它们的产品使用了大量铝或钢材。此外,私人开发商以及试图修复基础设施的州和地方政府也可能受到影响。他还表示,随着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一些向海外销售产品的美国行业也可能感受到特朗普最新一轮进口关税的冲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曾在2018年发布了一份对特朗普第一任期钢铁关税的分析报告。报告称,该政策在当时为美国创造了8700个就业岗位,为钢铁企业带来了约2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但由于该保护政策,在美国购买钢铁的国内产业成本增加了56亿美元,即钢铁行业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需要额外支付约65万美元。
该报告作者之一加里·赫夫鲍尔表示,“总而言之,美国下游产业将受到影响,并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净流失,就像特朗普1.0时代发生的那样。”
《卫报》则以汽车化油器的产业链为例,说明了特朗普关税如何“对美国和世界都非常不利”。报道称,美国汽车厂商使用的化油器,其钢材可能是从墨西哥进口到美国,在美国加工成化油器零件后,再被运往加拿大生产为化油器,然后再被送往墨西哥的工厂安装到汽车上,最终这辆汽车被送往美国销售。加拿大著名经济学家、长期担任加拿大汽车工会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斯坦福表示,“每次零部件过境都要征收关税,这25% 的关税将随着每一步而增加。这对成本的影响将是惊人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泓对澎湃新闻表示,特朗普增加对其他国家关税“随意性比较大”,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整个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很大冲击。
多个经济体开始推动“不包括美国的贸易”
《纽约时报》4日刊文称,特朗普“开启了一场可能演变为全球贸易战的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正在美国之外建立自己的经济伙伴关系。如果华盛顿在贸易上筑起更高的壁垒,其他国家则在降低壁垒。”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加拿大贸易部长伍凤仪2月8日在布鲁塞尔与欧盟负责贸易与经济安全事务专员塞夫科维奇举行会谈,讨论双边贸易,并推动欧盟成员国加快批准2017年加拿大与欧盟签订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
同时,加拿大还于2024年12月2日和2025年2月4日分别与印尼和厄瓜多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伍凤仪表示,加拿大希望在今年将对美国以外市场的出口增加50%。
除加拿大外,欧盟、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也在进一步深化同美国之外贸易伙伴的合作。2024年12月6日,在经历了25年谈判后,欧盟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玻利维亚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欧盟还在去年底与瑞士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并于今年1月完成了与墨西哥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启动了同马来西亚的自贸协定谈判。
图为港口集装箱 资料图
英国则于2024年12月正式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为该协定首个欧洲成员。同时,英国还在寻求改善与欧盟的贸易关系。
2025年1月,印尼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成为金砖首个东南亚成员。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等八个国家则成为金砖国家的伙伴国。金砖国家人口已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比超三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同时,今年5月,东盟将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举行峰会,商讨贸易问题。巴西目前也在与墨西哥官员讨论扩大贸易协定的事宜。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布鲁塞尔高级研究员柯克加德对《纽约时报》表示,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以不断深化不包括美国的贸易关系为特征的经济”。
宋泓表示,近年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做法,令国际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已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秩序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希望跟其他国家特别是重要的贸易对象形成区域贸易的安排,能够把自己保护起来,“因为在大国竞争的环境里面,如果任凭(单边主义)泛滥的话,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徐秀军表示,很多经济体开始在对外贸易领域“绕开美国”,表明各国对加强贸易合作、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仍有强烈的诉求。他表示,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仍是这个时代的潮流,因为通过各国间的优势互补仍是应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各国经济缺少发展动力的重要方式,“美国现在做的事情扰乱了国际经贸秩序,就让其他国家进一步意识到深化彼此之间的经贸合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升了大家的合作意识。”
但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仍不容忽视。以美元为例,尽管近年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货币的地位上升,但仍然难以撼动美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约为48%,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是58.2%,而全球外汇交易中的近90%都涉及美元。
宋泓表示,作为当前国际贸易秩序和体系的构建者和曾经的主导者,美国在全球经贸体系中仍有重要的地位,美国“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国,它在或不在都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短期来看,各国在尽量减少美国(单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他表示,“如果各国能够把美国限制住,或者说美国后续的政策没有这么极端的话,目前的体制就还能维持。”
在徐秀军看来,其他国家深化彼此的合作,并不是说要将美国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而是说“希望美国也能充分意识到,重回多边贸易轨道、推动全球经贸合作,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件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他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范围之内的经济一体化遇到了一些障碍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区域开放、区域合作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