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高通对外发布了多款新的骁龙处理器,彼时我们就猜测在年后应该会有多款新的骁龙笔记本电脑上市,结果正如我们所料,2月10日,华硕就给我们带来了灵耀和无畏系列的两款新品,并且均为骁龙版本。



图源:华硕

从产品角度来看,两款新的骁龙笔记本电脑都是基于华硕此前发布过的酷睿版本修改,分别是华硕无畏14 AI版 2025和华硕灵耀14 Air骁龙版,两款产品的侧重点有很大区别,下面小雷和大家详细地聊聊。

双箭齐发,华硕骁龙本成色如何?

让我们先来看看华硕灵耀14 Air骁龙版,灵耀系列作为华硕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产品线,其骁龙版的售价并不算高,首发价格为7499元,作为对比采用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的版本,即使是Ultra5版本的低配版也要8499元。



图源:京东

从配置上来看,灵耀14 Air骁龙版基本上继承了酷睿版的多数特性,比如特制的陶瓷铝材质机身、2.8K 120Hz的OLED屏幕、轻薄机身设计和环境光感应技术等。而且,骁龙版在内存容量上要慷慨得多,标配高主频的32G内存,而酷睿版则是16G起步。

此外,得益于骁龙处理器出色的能效比,对散热组件的性能要求更低,所以在重量上还下降了190克,让骁龙版的重量仅为960克,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低于1000克重量的AI笔记本电脑。

即使不考虑骁龙处理器在续航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一款960克重量、拥有不错的做工和屏幕配置的笔记本电脑,在7000元档已经是有着不错的性价比。如果将国补计算进去的话则只要5999元,在这个价位上,如果你没有游戏等方面的需求,那么灵耀14 Air骁龙版或许会是最值得考虑的轻薄商务本之一。



图源:京东

不过若是有轻量的游戏需求(比如说你想玩一下LOL之类的网游),那么我还是建议你考虑酷睿版本,毕竟骁龙处理器目前对Windows游戏的支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即使能够运行也大多效果不佳。

至于华硕无畏14 AI版(骁龙X版),老实说这款产品并不是无畏14 2025款(酷睿版)的马甲,而是一款用2024款+2025款拼凑出来的产品。所以,两者在配置上其实有不少区别,比如酷睿版采用的是2.5K屏幕,而AI版则是1080P屏幕,在亮度上也有显著区别,但是除了屏幕外,其余配置则大致相同,比如IR人脸识别、加大尺寸的触控板等。



图源:京东

老实说,考虑到2025款的起售价是5299元,而AI版只要3999元(国补价为3199元),而两者的主要差别只在一个屏幕,对于实用党来说是非常值得考虑的。而且,无畏14 AI版与灵耀14 Air骁龙版使用的其实是同一款处理器,这意味着两者的性能基本相同,在多数应用的实际使用中几乎没有区别。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华硕此次发布的两款骁龙笔记本电脑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虽然从性能来说稍逊于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但是在日常办公和轻度娱乐等方面,其性能已经能够满足多数需求。

依托骁龙,华硕猛攻轻薄本市场

在小雷看来,这两款产品称得上是华硕的开年“王炸”,也是他们对轻薄本市场的又一次进攻。作为PC巨头之一,华硕虽然在PC DIY市场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在笔记本市场的份额却一直被联想等品牌压制,直到最近几年对产品线进行大范围的重构后才坐稳前五的位置。

不过华硕的增长仍然主要来自游戏本产品线,轻薄本的增长速度并不显著,这方面主要是因为联想等厂商在轻薄本市场已经筑起了坚实的品牌护栏,完善的产品线几乎囊括了多数用户群体的需求,而且受口碑和使用习惯影响,多数用户也更倾向于选择与前代相同品牌的产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硕需要一个契机去突破限制,而骁龙笔记本电脑或许就承担着这个突破的角色。作为近年来PC市场最大的变量之一,骁龙笔记本电脑的长续航、轻薄等特性使其成为商务本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品类,其身上的品牌包袱相对更少。



图源:PCWORLD

换言之,用户在考虑到骁龙笔记本电脑时,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性价比的型号(对骁龙生态的顾虑、降低沉没成本等)。华硕如果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用高性价比的骁龙笔记本电脑率先占领市场,随着后续骁龙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将会在轻薄本市场拥有更坚实的基本盘。

至于骁龙后续能否成长为PC市场的另一极,那就是后话了,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一代骁龙X系列的成功机会是历代最高的。

加入价格战,骁龙PC要彻底爆发了?

在去年的骁龙PC文章里,小雷不止一次提到过骁龙PC在产品线设置上的一些问题,比如首发产品阵营虽然庞大且囊括了多数主流品牌,但是过高的定价却成为阻碍。简单来说就是当试错成本太高了,普通消费者都会倾向于选择更稳妥的选项,比如购买一款主流的x86 PC,而不是一款高价的骁龙PC。



图源:高通

后续骁龙PC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其实也侧面证明了我的想法,而在年末的骁龙PC第二轮上市潮里,其实可以看出产品的均价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从6000元以上悄然降到了5000元起步。

但是,作为一款主打日常办公用途的产品,5000元的价格仍然较高,对于学生党和初入社会的工作者而言,他们更关注5000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这就是为什么高通会在后续公布多款新的骁龙X处理器,通过减少核心数等方式分割出多款产品,以此来满足不同价格层级的用户需求。

以我们今天讨论的两款华硕笔记本电脑为例,他们搭载的骁龙X处理器是八核版本,而在此之上还有十核及十二核的版本(分别对应骁龙X Elite和骁龙X Plus)。通过这种方式,骁龙得以显著降低入门级产品的价格,终于下探到了笔记本电脑真正的入门价格线。

当然,严格来说3199元的价格是算上国补,不过国补本身也是普惠性的,而且短期内还不会结束,那么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价格来看待也并无不可。所以,通过华硕的两款新品,骁龙实质上补充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产品缺位,特别是灵耀14 Air骁龙版的补位,让骁龙PC在主流价位也拥有了一款主力级别的产品。

实际上,不只是骁龙PC,从去年开始,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都开始进入一轮新的价格战周期,以往两千左右的价格你只能买到搭载赛扬处理器的电脑,如今却可以买到搭载前代锐龙或酷睿处理器的产品,不管是性能还是做工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图源:京东

价格战既是利好,也是挑战,对于骁龙这样渴望加入市场的新势力来说,价格战给了他们一个进入用户视野的机会,但是也会使其在没有稳固基本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比主流品牌投入更多的资源,用暂时亏损去抢夺市场。

在我看来,骁龙想要突破x86生态的封锁,首先就是需要将用户数量堆高,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用户生态,才能促进骁龙生态适配的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纯粹靠骁龙自身的开发团队去进行完善,这样对于整个PC生态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骁龙PC如今从高端到中低端都初步完成了产品线的布局,再加上包括华硕在内的PC厂商们越来越积极地投入资源,也终于这股新的“骁龙PC风潮”在2025年初真正吹到了多数消费者群体的面前。骁龙PC在轻薄、长续航以及AI应用等领域具备的独特的优势,这也为一些厂商提供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弯道超车”的可能。

而在接下来的AI PC大战中,AI性能、续航以及AI应用的落地等多个「战略高地」,也将会是x86 PC与骁龙PC之间的争夺重心。可以说骁龙与x86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谁能在下一轮技术浪潮中抢得更多先机,就要看在产品力和生态培养上,谁能拿出更具诚意的答卷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