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政治评论员科西姆·贝克穆罕默德对此进行了分析。
中亚对伊朗具有战略意义,原因包括: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毗邻伊朗的重要伙伴俄罗斯和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际交通线路。此外,中东局势动荡与阿富汗内政复杂化,使得中亚的和平稳定对德黑兰愈发重要。
伊朗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
2019年2月,伊朗最高领袖在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讲话中宣布开启“革命第二阶段”,强调外交政策需基于三大原则:尊严(иззат)、智慧(хикмат)和务实(маслихат)。伊朗外交的两大核心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伊朗内政”。当前,伊朗外交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展开:
1、“邻国圈层”
伊朗陆上邻国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土耳其;海上邻国涉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里海)、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波斯湾)及阿曼(阿曼湾)。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伊朗主张“与邻国零矛盾”,优先通过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及基建项目(如交通、能源)维护地区安全,减少外部威胁。
2、“与伊朗同向而行的国家”
伊朗致力于加强与南亚、拉美、非洲国家的经贸、军事和科技合作,以降低对美西方的依赖。加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以及深化与中俄的战略关系,均服务于构建多极化世界。
3、“伊斯兰国家”
宗教与文明纽带使伊朗重视与阿联酋、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的关系。此类合作既能缓解制裁压力,也能争取国际支持(如联合国)。
伊朗对中亚的战略考量
伊朗的中亚战略基于“平衡外交”与“动态经济外交”原则,但未形成系统文件。当前两大关键影响因素:
1、西方制裁与区域制衡
西方长期阻挠伊朗与中亚深化合作,甚至明示“与伊朗走近可能损害与西方关系”。这导致过去三十年双方合作始终受限。例如,伊朗提出的“5+1”区域合作框架因中亚国家顾虑风险而搁置。若无此阻碍,伊朗凭借历史、科技和经济影响力,或能在中亚扮演更关键角色。
3、协调中俄利益
伊朗视中俄在中亚的存在为“稳定器”,认为两国可遏制外部势力将中亚变为反伊跳板。伊朗自身则警惕美、以、西方扩大区域影响力。
经济合作的潜力与挑战
近年伊朗与中亚贸易显著增长:
- 伊朗-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贸易额约5亿美元,计划增至50亿。
- 伊朗-土库曼斯坦:当前5亿美元,目标10亿。
- 伊朗-塔吉克斯坦:2024年达3.368亿美元。
- 伊朗-哈萨克斯坦:3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8800万美元。
尽管增速明显,伊朗与中亚贸易仍远落后于中俄。双方合作潜力集中在:
-地理与交通互联:中亚可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卡拉奇港联通国际市场。伊朗正推进恰巴哈尔-扎黑丹铁路建设(预计2026年完工),以强化区域物流通道。
-经济互补性:双方注重务实合作,避免重蹈“意识形态优先”导致关系破裂的覆辙。
总结
中亚对伊朗的核心价值在于:
- 1. 地缘战略纵深:中亚是伊朗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
- 2. 务实转向:从“意识形态输出”转向“经贸主导”,确保合作可持续性。
- 3. 互惠枢纽:双方借力地理优势,共建区域繁荣。
未来,伊朗与中亚的紧密协作或将成为其抵御外部压力、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路径。
您的点赞、支持、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