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出土当卢(M2∶14)
2月11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
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的发掘资料。
该墓为砖室墓,
年代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
出土器物组合较为丰富,
其中“四神”当卢颇具特色。
▲M2地理位置示意图
2022年7-11月,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太原市区东南部的郑村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位于郑村以北、龙兴街以南、光明路以东、东沟以西的医院建设区域内。
经过发掘,共清理出各时期墓葬23座。其中编号为M2的墓葬为斜坡墓道砖室墓,位于整个发掘区域的西南部,是唯一一座砖室墓。该墓虽遭到破坏,但仍出土了一些较为丰富的器物组合。
▲M2平面图、剖视图
▲M2航拍图
该墓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墓室结构较为简单,为前后室的券顶墓。这种墓葬形制为王莽时期前后开始流行。
▲前室北壁
▲前室南壁(后室北壁)
▲前室东壁
▲前室西壁
后室有一棺床,上有两副木棺朽痕,为二人合葬墓。东侧棺内为一男性,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北,面向上,年龄为35~39岁。西侧棺内为女性,年龄为40~44岁。
该墓随葬器物共15件,质地有陶、铜、铅和玻璃等。其中,陶器10件,皆为泥质灰陶,以轮制和模制为最多,手制较少。器形有罐、壶、碗、灶、井、狗等。
▲M2出土陶器
1、3.陶壶(M2∶4、M2∶5)
2、4、6.陶罐(M2∶1、M2∶2、M2∶3)
5.陶碗(M2∶6) 7.陶井(M2∶8)
8.陶瓢(M2∶9) 9.陶灶(M2∶7)
10.陶狗(M2∶10)
▲M2出土铜削(M2∶11)
▲M2出土铜钱拓片
1.五铢(M2∶12) 2.货泉(M2∶13)
出土铜器包括铜削1件,铜钱2枚。一枚铜钱为五铢,另一枚为货泉。玻璃器有耳珰1件。比较有特色的是1件铅制当卢,保存较好,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美,正面刻画有“四神”中的三神,从左到右依次为玄武、白虎和朱雀。
▲M2出土当卢(M2∶14)
据该墓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墓出土的器物组合较为丰富,从随葬器物的质地、制法、型式及纹饰等来看,郑村M2随葬的深腹陶罐、陶壶与金胜村东汉早期墓葬的M9和太原开化墓群出土的同类器物相近;随葬的五铢钱与《洛阳烧沟汉墓》中Ⅲ型五铢形制相当;随葬的货泉,从王莽时期一直流通到东汉初期。
结合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与特征,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为深入研究汉代太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水平、思想意识、葬俗葬制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M2出土耳珰(M2∶15)
来源:文博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