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我军的形势越来越险峻。9月下旬,蒋介石亲自来到江西庐山,召开重要会议,并制定了“围剿”我军的“铁桶计划”,想要将我军消灭。
这次会议只有国民党高级将领才能参加,其保密程度不言而喻。蒋介石已经做好获胜的准备,但他没想到的是开会结束的当晚,一位国军少将就把“铁桶计划”送了出去。
国军少将这一举动为我军救下8.6万余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没有忘记,多次叮嘱叶剑英:“一定要找到他!”那么此人是谁?建国后又有什么待遇呢?
一份情报拯救红军近9万人
1934年9月的一天,潜伏在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的项与年突然收到一份情报,是关于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他意识到这份计划关乎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因此不敢耽误,当即将情报用特殊药水记在字典上,然后假扮成教书先生连夜赶路。
为了减少和国民党军的接触,避免被敌军发现真实身份,项与年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当他带着情报进入泰和县山区后,才发现敌人设下的路障远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凡是有可疑的人选,他们不分青红皂白都先将其逮捕。
无奈,项与年只好在山林中行进露宿,没有水就喝山泉,没有干粮就用野果、野菜充饥。经过多天的艰难赶路,他变得面黄肌瘦、绵连胡须,完全看不出之前的书生模样。
随着越走越远,项与年发现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哨兵,山上更是布满铁丝和暗堡。情急之下,他直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砸掉自己的四颗门牙,顿时血流不止,再加上脸部肿胀、头发像杂草一样乱,看上去和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靠着这个形象,项与年躲过敌军设置的封锁哨,并顺利抵达中央苏区。看到持枪的红军战士,已经快一个星期没有好好休息、吃饭的项与年瞬间倒地。就算如此,他还是费力对红军战士说:“快,快,我要见周恩来……”
红军战士连忙走过来,警惕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的?”项与年艰难地说:“我是地下党员,我有重要的事和周恩来说,快……”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过来,他说:“你叫什么名字?”项与年说:“我叫项与年。”
干部点点头,说:“先把他带回去,我给值班室打个电话问问。”随后给军委作战值班室打电话:“你好,我这里来了一个陌生人,他叫项与年,说是要找周副主席。”值班室的参谋说:“稍等,我问一下周副主席。”
没多久,参谋焦急的声音传来:“快,快把项与年同志送来,周副主席要见他!”干部瞬间意识到此人的重要性,当即派车将他送到于都中央军委驻地。
当看到脸颊浮肿的项与年,周恩来震惊道:“项与年同志,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项与年来不及解释,只是哆哆嗦嗦的将情报递给周恩来:“这是重要情报……”
正是有了这份重要情报,中央红军才踏上长征路,让蒋介石的“铁桶计划”胎死腹中,拯救了8.6万名红军战士。
很多人只知道是项与年将情报送回来,却不知他背后还有一人,那便是将情报传给项与年的国军少将——莫雄。莫雄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何会为我军效力呢?
莫雄传出“铁桶计划”
莫雄1907年参加同盟会,后来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在粤军中屡次立下战功。1922年6月,随着陈炯明背叛孙中山,莫雄等部组成“西路讨贼军”,由莫雄担任前敌指挥官。紧接着,他率部将陈炯明的叛军赶出广州城,为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立下功劳。
不久后,莫雄被孙中山委任为粤军少将旅长。值得一提的是,在讨伐陈炯明叛军期间,莫雄的部队加入不少共产党员。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也给莫雄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伐结束后,蒋介石意识到粤军是妨碍自己上位的一座大山,于是一步步将其摧毁、吸收,最后更是剥夺莫雄等人的军权。1930年3月,莫雄跟随张发奎进行反蒋活动,但可惜的是失败了,最终张发奎下野,莫雄则赋闲在家。
在上海休养期间,富有正义感的莫雄被中央特科有关人员注意到,想要将其争取过来。与此同时,莫雄认识到我党作主张的社会主义,就是孙中山先生“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最重要的是我党要推翻蒋介石的统治,这是莫雄最想看到的。
随着深入接触,莫雄越发喜欢共产党,所以便提出加入我党的请求。不过当这一请求反映到中央后,却被拒绝了,原来是因为莫雄在党外的作用更大。李克农还特意请严希纯传达党的意见:
“您是革命老前辈,更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您能加入我们共产党,我们是热烈欢迎的。但莫先生在国民党的资历很老,且不少人都称呼您为‘莫大哥’,所以我们希望您能暂时先不加入共产党,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更有利。
我们相信,尽管莫先生不是党员,但心却和我们是一样的。更何况,今后入党的机会还有很多,也不急于一时。”
莫雄表示理解,并说:“还请你转告李克农先生,我就将这当作党的承诺,我一定会帮助共产党的。”
莫雄是这样说,同样也是这样做的,蒋介石制定的“铁桶计划”就是由他传递出来的。
毛主席:一定要找到他
1934年1月,莫雄被蒋介石任命为赣北第四行政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上任第一天,莫雄就让中央特科派来一些党员,于是项与年、卢志英、刘哑佛等人纷纷来到莫雄身边工作。
同年7、8月,由于李德不懂中国游击战略,我军在他的指挥下没能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蒋介石获胜后想要乘胜追击,派出60万精锐部队兵分六路向中央苏区发起进攻。
9月下旬,蒋介石来到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江西、湖北、湖南、河南以及山东五省的省主席、部队司令等高级将领。当时莫雄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一来庐山是他管辖地,二来他曾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破例参加。
会议开始后,蒋介石的首席军事顾问赛克特率先开口: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是为了和大家详细说说什么是‘铁桶计划’,铁桶顾名思义就将围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铁桶,让红军突破不了。各部队在指定时间和区域从四面八方向瑞金推进,每部都需要按照编号划分的区段,设下2米高的铁丝网,再构筑碉堡工事,埋下地雷。
等包围圈形成后,各部队每天向前推进10里,只要往前推进后续部队就需要拉上一道铁丝网。一个月内,前锋部队必须逼近瑞金城下,到时候有30重铁丝网,30层火力封锁,红军想逃也逃不了。”
这一会议开了整整3天,第三天下午,蒋介石宣布会议结束时语气格外轻松,仿佛胜券在握。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当晚情报就被莫雄送给项与年,并第一时间送去中央苏区。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没有忘记莫雄为我国做出的贡献,当即指示叶剑英:“一定要找到他,安排好工作。”就这样,莫雄先是被安排到北江治安委员会协助我军剿匪,随后被安排到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
1956年10月,在李克农的邀请下,莫雄来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受到叶剑英等人的亲切接见。1980年2月12日,莫雄在广州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