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特朗普与普京会晤相关事宜近期备受国际关注。在这背后,特朗普一系列动作和表态,似乎暗示其有着不简单的盘算,“对付中国”或许只是烟幕弹,真正野心正逐渐浮出水面。

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发展历程充满戏剧性。2007年,当普京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时,彼时身为房地产商和真人秀老板的特朗普,特意写信祝贺,信中热情地表明自己是普京的超级粉丝。到了2013年,特朗普两次致信普京,诚挚邀请他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环球小姐决赛,字里行间满是渴望与普京见面交流的意愿。




普京(资料图)

2015年,特朗普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自此,两人开启了相互称赞的互动模式。特朗普毫不吝啬对普京的赞誉,称其是一位远远超过奥巴马的领导人;而普京也对特朗普给出了“非常聪明”的评价。2018年7月16日,当选总统后的特朗普与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迎来首次正式会晤,原本计划半小时的面对面交谈,却因双方相谈甚欢,足足持续了2个小时。时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用“积极的化学反应”来形容这次会面,足见两人交流氛围之融洽。

但如今,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当地时间1月22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威胁,声称如果不尽快达成“协议”,他将毫无犹豫地对俄罗斯销往美国及其他多个参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税费、关税,并实施严厉制裁。发文伊始,他还试图缓和气氛,表达对俄方的友好,称自己热爱俄罗斯人民,过去与普京总统关系一直十分要好,甚至提及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的帮助。

可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强硬要求普京必须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就要面临美国的制裁大棒。面对特朗普的这番表态,普京回应称,他同意特朗普关于乌克兰冲突本可以避免的观点,并且明确表示愿意在任何双方感兴趣的领域与特朗普进行对话,对合作持开放态度。普京还特别提到,他从务实角度出发,不认为特朗普会真的制裁俄罗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出面回应,称特朗普的言论并无太多新意,不过莫斯科已做好准备,愿意与他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




泽连斯基(资料图)

特朗普态度的突然转变,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考量。一方面,他曾公开宣称,俄乌冲突持续下去既不符合美国利益,与俄罗斯关系破裂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在美国历史上,总统往往希望通过“百日新政”来凸显自身执政能力,这几乎成为一种政治传统。特朗普对个人形象极为重视,他迫切希望上台后就迅速推动俄乌停火,将此成果包装成自己的外交胜利,借此提升个人在国内的声望,为后续国内施政争取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他或许是想借此迎合国内部分政治势力或选民的需求,通过展现强硬态度,获取更多的政治支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计划在“慕会”(可能指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的新和平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冻结双方战线、停止冲突。这一方案在乌克兰引发了强烈反应,乌克兰总统对此表现出极度悲观的态度。他认为,以目前的局势,乌克兰根本无法收复失地,只能无奈地选择停止热战。同时,他对美国及西方的支持表达了极大的失望,直言由于30多个国家作为伙伴支持不力,才导致乌克兰在前线陷入被动局面。他甚至表示,如果这些伙伴能够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援,乌克兰本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对于乌克兰来说,若按照现有方案谈判,无疑是不公平的。在美俄乌三方关系中,乌克兰深感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极有可能被当作弃子牺牲掉。乌克兰总统还提出,若不能快速加入北约,乌克兰就需要核弹来保护自己。




特朗普(资料图)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一停火方案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旦按照方案停火,库尔斯克方向仍有大量乌军未被赶走,这让俄罗斯难以接受。毕竟,若停战过程中乌军还驻扎在俄罗斯领土上,这对俄罗斯的国家颜面是极大的损害。此外,关于泽连斯基提出的由欧盟、北约派出20万作战部队作为维和部队的提议,俄罗斯更是难以认同。且不说这20万部队部署在俄罗斯家门口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单是这20万部队由谁派出、谁来指挥、谁负责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悬而未决。

特朗普的“停战方案”,表面上看是为了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一方面,通过控制俄乌冲突局势,美国可以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重新夺回主导权,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同时巩固自身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美国试图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从俄乌冲突中抽离出来,以便转向其他战略方向。

一直以来,特朗普及其部分政治势力常常将“对付中国”挂在嘴边,营造出一种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的假象。但从近期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这或许只是一个幌子。他在俄乌问题上的种种操作,表明他更关注的是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利益以及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将中国作为“假想敌”,更多时候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特朗普政府可以团结国内部分政治势力,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源。同时,在国际舆论场制造压力,试图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以此转移国际社会对美国国内问题以及其在其他地区战略意图的关注。




乌克兰军队(资料图)

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贸易战对美国自身经济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美国一些企业因贸易摩擦失去了中国市场,导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部分产业供应链受阻,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大力推动多边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而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却越来越遭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反对,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时,美国的孤立做法阻碍了全球合作进程,损害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特朗普的真实野心,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美国的战略利益。在欧洲,他试图通过控制俄乌冲突,巩固美国的影响力;在其他地区,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这种野心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的介入使得局势更加复杂,给俄乌双方以及欧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确定性。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欧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经济发展等都受到严重冲击。在国际合作方面,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破坏了国际秩序,阻碍了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因美国的不配合或干扰而进展缓慢,影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被美国的表面动作所迷惑。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稳定。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国际秩序,让世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

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和表态,揭示了其复杂的战略意图。“对付中国”更像是一个幌子,其真正野心在于重新布局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国际社会应密切关注其动态,共同应对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国际秩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