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美国政坛掀起一场针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腥风血雨。总统特朗普与盟友马斯克以“反腐”、“提高效率”为名,计划将这一拥有64年历史的机构从万人规模,裁至仅剩294人。
然而,这场看似“内部整顿”的行动,却被民主党人痛批为“送给中俄的大礼”。他们认为美国正在“自废武功”,这场内斗只会让中俄意外“躺赢”。
一、USAID是美国重要的脏手套
USAID成立于1961年肯尼迪政府时期,初衷是“通过对外援助遏制苏联扩张,输出美式价值观”。在冷战期间,该机构通过粮食援助等手段,成功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塑造了亲美阵营。
但在苏联解体后,USAID逐渐转型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核心工具,其深度介入全球颜色革命,从东欧的“橙色革命”到中东的“阿拉伯之春”,背后均有USAID的资金与培训支持。
到了现在,USAID年度预算超400亿美元,覆盖130多个国家。马斯克指出,USAID大量资金流向不明,被曝资助反政府组织、操控媒体,甚至涉嫌支持生物武器研究,研发了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大量病毒。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废除这一机构,并不是因为美国打算放弃干涉他国内政,而是因为USAID已经被民主党和深层政府掌控,特朗普一派官员对该机构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根据马斯克等人的调查,USAID员工97%的政治捐款,流向民主党。特朗普希望借这场行动,削弱对手势力,将机构并入共和党控制的国务院。
特朗普正试图通过瘫痪USAID,另起一个属于共和党的炉灶。至于被迫进入假期、面临失业的上万名USAID官员,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会先饿他们一段时间,再吸纳其中的“亲共和党”分子,让他们在鲁比奥领导的国务院下任职。
然而,这场行动的矛头,也指向特朗普家族自身。2018年,伊万卡与梅拉尼娅曾高调使用USAID资金,在非洲推行项目,如今却被特朗普称为“欺诈”。这种矛盾暴露出,特朗普团队所谓的“反腐”,本质是政治权力的重新洗牌。
二、中俄意外“躺赢”?
当前,民主党人将裁撤USAID视为“灾难性错误”。参议员库恩斯警告:“这是送给中俄的礼物!美国撤退,对手便会填补真空”。前总统奥巴马更直言,USAID的消失将削弱美国全球领导力。
对此,共和党则以“美国优先”反击。国务卿鲁比奥称:“若中国想浪费钱填补空白,随他们去!美国纳税人的钱应用在刀刃上”。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正转向更直接的地缘竞争手段,如关税战、贸易制裁、技术封锁,而非长期价值观渗透。
事实上,无数的事迹早已证明,USAID根本无法遏制中国崛起,只能起到恶心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作用。USAID被废除,不会让中俄直接“躺赢”。
不过,美国则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特朗普看似在精简政府,实则是在拆解二战以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从长远看,美国软实力的流失,可能让中俄获得更多战略空间,但中俄获胜的前提,依旧是“自身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