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率领“800人的国家”转战陕北



1947年,转战前夕的毛主席,这又是一次艰难而智慧的抉择

1947年2月起,蒋介石不断地轰炸延安。1947年3月18日,中央决定撤离延安,撤离当天,敌人就占领了延安。

1947年3月31日,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同志在清涧县枣林沟开了一个会。

会议决定:中央机关从现在起分为前委、工委、后委。前委有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和陆定一同志,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工委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同志,去华北领导那里的工作。后委有叶剑英、杨尚昆同志,他们已在晋西北,会后派周副主席去晋西北组织成立后委。

毛主席在会上说:前委人员要少而精,最后选定800人,毛主席称之为800人的国家。后来又补充600人的警卫力量,人员增加到一千四五百人。



1947年,李讷托邓颖超照顾

因为主席夫人要随毛主席一起转战陕北,党组织就把7岁的李讷托给在后委的邓妈妈照顾,这一张珍贵的合影就是这个时期留下的。

后委人员庞杂,刚开始有5000多人,后来分散出去两部分,还有3000多人。后委在山西临县三交镇,从1947年2月到1948年3月,住了一年。

后委的环境相对稳定,他们主要是掌握敌情,提供情报,统筹后方工作,为毛主席、党中央服务。

前委这一年被敌人追着打,毛主席、周恩来和任弼时同志在“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毛主席转战陕北368天,分别在王家湾住58天,小河村住46天,朱官寨住29天,神泉堡住52天,杨家沟住64天,还有住1~7天的地方,共计在40多个村庄住过,翻山越岭2000多里,经历了千辛万苦和多次危险。

本文介绍毛主席率领“800人的国家”在小河村发生的几件事,或温暖、或有趣、或鲜为人知。

毛主席夫妇认下了干女儿



1947年7月,毛主席夫妇请卜兰兰一家吃饭

之前中央纵队在王家湾住了58天,胡宗南部突然向王家湾袭来,为了避敌,中央纵队冒着大雨连夜离开王家湾,转到十华里外靖边县的小河村。

第二天,中央纵队又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离开小河,转到天赐湾,在天踢湾住了一周后,又回到小河村。

毛主席在小河村住了四十多天,和房东及同村30多户人家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村中有个13岁的小姑娘卜兰兰,聪明伶俐,勤劳善良,毛主席和夫人都很喜爱她,认她作干女儿。

卜兰兰、赵桂花、赵存香三个小朋友是主席家的“常客”,她们按当地称呼叫主席“干大”,主席也笑哈哈地答应。

主席夫人每天教卜兰兰识字,40多天时间里教卜兰兰认字600多个。

临走时,卜兰兰给主席做了一双千层底布鞋,毛主席非常高兴。为了表示感谢,当天下午,主席就留下卜兰兰和她的妈妈、弟弟在家里吃饭。

简易的桌子,长条的凳子,5个人坐在一起,多么像一家人!

7月底,根据侦察报告,敌人的部队正快速向小河村方向猛扑,中央机关决定转移。

7月31日晚上,毛主席叫警卫部队把借老乡的用具一一清点归还,损坏的照价赔偿,并且挨门挨户地向老乡一一道别。

毛主席第一次筹划去苏联



1947年,毛主席在小河村留影

这时,全国的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二个年头,战场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毛主席一面考虑怎样把战争转入外线,引到国统区作战,一面准备去苏联会见斯大林。

据杨尚昆回忆:他从后委一到小河,就听到这件事。从哪里走?那时的打算是先到内蒙古,斯大林派飞机来接他。所以,中央考虑过先派刘秀峰和李初梨到张家口一带去了解情况,还准备把罗瑞卿抽出来,率领一个旅护送毛主席去内蒙古。

毛主席还派杨尚昆给前线的彭总送一封信。当时杨有点纳闷:同彭总的电报是通的,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派我专程去送信?

那时,彭总的司令部设在靖边的张家畔,杨带了11个人,骑着马走了5天才到。

彭总拆开信一看,问杨尚昆:你知道什么事吗?

杨说:给你的信,我哪敢拆!

彭总说:主席的意思是把西北的军事交给我,后方工作包括联防军、地方工作和后勤统归贺老总管。

彭总还说了一句话:一个韩信,一个萧何嘛!

杨尚昆这才恍然大悟,主席这是筹划去苏联,临走前的托咐啊!

后来,毛主席没有去苏联,首长们都来到小河村,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

“小河会议”开了三天,毛主席在会上第一次提出:用5年时间对付蒋介石



1947年7月21日~23日时,小河会议会场

小河会议开了3天,在临时搭建的草蓬下举行。远道而来的首长有西北野战军、联防军和太岳的指挥员:彭德怀、贺龙、陈赓、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张经武、杨尚昆和陆定一。

这时的全国战场形势已经发生巨大转折。彭总率领的西北解放军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在陕北转悠,打了不少胜仗。

晋察冀野战军在聂荣臻、徐向前同志的率领下,以三个主力纵队在正太沿线对敌发起攻势。

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同志的率领下对敌人发起夏季攻势。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同志率领下以五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在孟良崮山区全歼了蒋的“五大主力”之一。

刘邓大军已强渡黄河,准备发起鲁西南战役。



小河会议会场

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是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所以,在小河会议上毛主席第一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从1947年算起,可以用五年时间来解决,但不要对外宣布,还是准备长期作战,5年到10年,甚至15年。

为了支持长期战争,必须抓紧土地改革。不搞土改,就失去农民。失去了农民,就失去了战争。

会议上气氛严肃而热烈,每一位首长都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讲,会场下气氛轻松活泼,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19岁的高智大着胆子要和毛主席合影,他还有一件吃糖的趣事



1947年7月,毛主席在小河村,和机要人员合影

首长们饱满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工作人员,听到反攻就要开始了,机要班的小伙子特别开心,他们没日没夜地编制密码,就为了让首长们开完会带回去。

一天,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来机要科看望大家,高智(前左五)的心情特别好,他用试探的口吻,大胆地向叶子龙问了一句:“老叶,能不能请主席和我们照个相?”

叶子龙笑了笑,没有回答,一会儿走了,高智立刻后悔了,主席这么忙,真不该提照相的事。

正在高智后悔之时,叶子龙陪着毛主席走来了。小伙子们一见毛主席来了都跑过去,主席边走边笑着说:“你们不是要和我照相吗?”

大家伙一愣,因为谁也不知道高智向叶子龙提过此事,高智见大家都愣住了,赶紧跑过去向主席说:“就是,就是。”

“那好嘛,咱们一起照相。”毛主席笑着说。

大家伙高兴坏了,有的回窑洞搬凳子,有的抢C位,挤在毛主席的身边,高智当时才19岁,力量也小,刚挤到毛主席跟前就又被挤到一边去了。

毛主席坐在一个小凳上,见大家你挤我扛“抢镜头”,不由得笑出声来,像极了老父亲看着孩子们打打闹闹,露出的开心笑容。



1947年7月,毛主席在小河村与机要人员在一起,主席后右一是孟昭哲

据孟昭哲爆料,高智在小河村还有一件有趣的事。

前线的首长们来开会时,带来的有罐头、饼干和糖果等战利品,都是慰劳中央首长的,机要科的人自然也沾了光。

一天,叶子龙拿了一大包水果糖到机要科来,糖果装得很精致,五颜六色的,大家很高兴。

高智嘴馋、手快抓起来就吃,“怎么一点也不甜呀!”小高直皱眉。

叶子龙笑着说:“你真是个土包子,那是外国洋糖,多嚼一会就有味了。”小高信以为真,又嚼了一会,还是没味,只好吐了。

其实,那糖包里包的是红蜡、白蜡,是送给他们夜里工作用的。

早饭后,叶子龙又送来一些水果糖,这回可是真的,这是转战陕北以来吃的最好的东西。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高智(1928~2016)

之后,高智随毛主席进了北平,1952年~1962年,他由中央机要处调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任毛主席秘书工作10年。

1962年5月7日,高智离开了中南海,但他无时无刻不想念毛主席。

1965年,高智出差到北京,毛主席马上接见了他,他刚说一句话“我想坏了”,话刚出口眼泪就下来了。

毛主席和夫人合影时,陈赓故意捣乱,挥动两臂不让照



1947年7月,毛主席和夫人在小河村合影

小河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首长们在毛主席的院子里照相,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

当毛主席要同夫人合影时,陈赓“顽皮”地跑到主席前面,挥动着两臂不让照,闹了一会,摄影师童小鹏见陈赓走开了,刚要按动快门,陈赓又突然从毛主席身后伸出头来,做了个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毛主席听见笑声,回头看了看,高兴地光笑不吭声。

陈赓又在一旁笑着说:“把刚才这个镜头照下来才有意思哩!”

首长们幽默、可爱的神情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们的友情是如此真诚、坦率,小院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高智见到毛主席那一刻,为什么话一出口泪自流,正是这些鲜活的生活轶事和朝夕相处的感情,烙在了他们心里,一句“我想坏了”道出了千言万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