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verlap的节目中,曼联名宿斯科尔斯跟球迷讨论了曼联应该怎么重建的问题,特别是在冬窗结束后曼联签下了边翼卫多尔古、夏窗可能面临多名球员离队的可能性,斯科尔斯的观点是曼联整个中轴线都要换,曼联的首发名单中至少有6个人是不合适的。
其实,斯科尔斯的讨论是基于曼联在夏窗时,可能面临林德洛夫、埃文斯、埃里克森合同到期,卡塞米罗即将离队等基础上,加上曼联中锋缺乏进球能力谈的,斯科尔斯的观点是曼联需要一个稳固的中轴线,才能在两翼搭配自己的战术体系。
斯科尔斯谈了什么?中轴线不合格
斯科尔斯谈论曼联的重建时表示:我认为,如果你观察一支球队,你会看到球队的核心是谁。利物浦有一个伟大的门将、一个伟大的中后卫、一名前锋、一名中场球员,不管他们的踢法是什么,我觉得曼联在任何位置上都不具备。
曼联需要一个新的门将、可能还需要2名中后卫、2名中场和2名中锋。如果我来给曼联规划建队,我会想要一名中场、一名中锋,要身材高大、素质过硬的,并且打造出一条真正的中轴线,当你拥有一条正确的中轴线,你就能在两翼添加内容。除了更换门将奥纳纳之外,曼联还需要签下2名中后卫,因为埃文斯、林德洛夫都要离开了,曼联需要合格的替补。
现在,我认为梅努,我之前谈过赖斯迷失了,我认为梅努也迷失了,我认为曼联现在不知道怎么用梅努,我觉得曼联根本不知道梅努应该踢什么位置,他踢过10号位,也踢过中场的2号位,你看到梅努的表现可能不是太成功,我认为10号位的确适合梅努,可是100万年也不适合伪9号。可是对于曼联来说,这条中轴线才是最重要的,非常重要。
言外之意:从后场到中锋都要换
斯科尔斯之前谈过马奎尔是适合曼联的中轴线的,这其实意味着曼联的两侧中后卫暂时都不合适。目前曼联实际搭建的中轴线,是奥纳纳+马奎尔+乌加特+B费+中锋,至少目前从球权分配、战术重要性来说就是如此。
斯科尔斯是经历过弗格森时期的,也经历过英格兰的长传冲吊时期,所以斯科尔斯对于球员的身体对抗能力要求非常高,能在对抗下控制球权的球员才是好球员,整个中轴线立得住,那么两翼的球员更多去跑动覆盖是斯科尔斯的理论核心。那么,按照斯科尔斯的理论,曼联现在不能围绕乌加特+B费+中锋这条中轴建队,他们可以成为僚机,而不是中轴的核心。
英力士的建队规划如何?从后场到前场迭代
本赛季是英力士管理曼联的第一个完整赛季,他们其实已经在进行曼联的迭代工作了,底薪、年轻化是其中的2大标签。可是,底薪、年轻化毕竟是标签,而不是建队的核心,那么英力士建队计划到底如何呢?
夏窗的时候,英力士其实操作就非常明显了,他们签下了一条中轴线。一线队的中轴线是:德里赫特+约罗|马兹拉维+乌加特+齐尔克泽,青训梯队还储备了18岁的塞古科内+17岁的奥比马丁。这其实就是一条中轴线。
冬窗的时候,英力士把目光标准在两翼,20岁的边路球员多尔古+17岁的边路球员迭戈莱昂都到位了,接着又签下了另一名中后卫海文。所以,算起来英力士已经储备的人员包括:德里赫特+约罗+海文(马兹拉维)的三中卫,多尔古+迭戈莱昂的边翼卫,乌加特+塞古科内的双后腰,奥比马丁+齐尔克泽的双前锋。某种意义上,英力士的确在进行中轴线的重构,塞古科内、奥比马丁、德里赫特这条中轴线是具备斯科尔斯口中的素质:身材高大、能对抗、都能做球。
问题是,英力士重构的这套阵容,实在太年轻了。除了德里赫特、马兹拉维之外,其他球员都不超过22岁,年轻化的阵容想要撑起曼联一线队的成绩比较困难,大部分球员在职业联赛只摸爬滚打了1年,而且都不是在英超的摸爬滚打,这一支曼联想要成熟还非常多的时间,还不是马上出成绩的时候。
另外,梅努的问题其实非常复杂,梅努的特点是非常清晰的,他的控球、护球能力特别出色,他适合短传配合,也能用小范围的突破拉开空间。可是,梅努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组织人选,他不适合10号位的组织功能,他的视野有限,传球脚法不够,防守覆盖面不够大。他的出场需要有人去保护他的身后,有人帮助他组织,如果做不到,梅努反而是起到反效果的。
阿莫林目前的用法,是用B费在梅努身后组织、加纳乔帮助梅努去覆盖,这种效果其实需要牺牲一部分曼联的功能,就看阿莫林怎么融合了。
曼联的建队:就看英力士能不能坚持下去
毫无疑问,英力士是打算把大部分曼联球员都换掉的。这并不是为了清除滕哈赫的印记,而是为了建队。一方面是为了清理高薪球员,如果夏窗的一切操作顺利,曼联20万英镑以上周薪的球员,可能就剩下B费、芒特2人了,这在英超big6球队来说已经是非常少见了。而且年龄超过30岁的球员也几乎只剩下马奎尔了,曼联走向了年轻化。
英力士提出了21计划,也就是夺得曼联第21个英超冠军的计划,也就是培养半成品到夺冠的意思,这条路非常难走,需要耐心,而曼联有耐心么?谁知道呢,反正拉特克利夫说自己没耐心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