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近期,俄乌战争再次升级,俄国防部宣布对乌克兰进行集群打击,瞄准的是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军用机场及军工综合体。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深度调整,更意味着俄乌战争已经进入新阶段,乌克兰的防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1日凌晨,俄军动用了陆基、空基和海基的高精度远程武器以及攻击型无人机,精准打击了乌克兰多个关键设施,尤其是那些支撑其战争潜力的战略目标。这些打击的背后是俄罗斯军事打击模式的重大转变——不再单纯依靠常规的空袭或地面战斗,而是通过多维度的“集群打击”,系统性削弱乌克兰的作战能力。俄罗斯的目标显然是通过破坏乌克兰的后勤和能源供应,进一步迫使乌克兰在军事、经济上陷入困境,尤其是对西方援助的依赖将进一步加剧。
从战术层面来看,俄军的无人机打击展现了空战领域的巨大优势。尽管乌克兰方面表示成功拦截了57架无人机,但俄军在不断调整战术,寻找乌克兰防空系统的薄弱环节。无人机不仅是低成本、高效的打击工具,它们的集群作战模式本身就意味着乌克兰防空资源的消耗和防守能力的极限挑战。每一架无人机的入侵,都可能造成乌克兰防空系统的疲软,并为后续的空袭和打击铺路。俄方通过这种“蚕食战术”,逐步瓦解乌克兰的防线,迫使其无法有效组织反击。
除无人机外,俄罗斯的战略还包括对乌克兰重要城市的持续打击,尤其是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俄军的持续进攻使得这些地区的防线逐步崩塌,俄罗斯的战术防守在多个地区愈加稳固,战争的主动权显然开始转向俄方。而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亚谢诺沃耶居民点的举动,不仅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多的战略空间,更为其进一步压制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奠定了基础。乌克兰防线的崩塌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俄罗斯军力的推进,正逐步逼近乌克兰的核心区域。
在空袭方面,俄罗斯的大规模空袭波及到了乌克兰的能源供应链,尤其是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生产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这一打击无疑是战略意义深远的,能源设施的摧毁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乌克兰的民生和战争资源补给,更会加剧乌克兰对外部援助的依赖。俄罗斯通过精准打击这些能源设施,不仅打击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也进一步提升了对西方援助的施压力度。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已表示,虽然此次攻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依然面临巨大的风险。这意味着,乌克兰的能源供应将更加不稳定,战争中的资源调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然而,西方的援助虽不断送达,但援助的规模与力度显然已经不如之前那般强劲。美国与欧洲的财政压力,以及即将到来的选举周期,使得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决策更加谨慎,甚至开始出现分歧。乌克兰显然已不再能够单纯依赖西方的支持,其战斗力的恢复与继续作战的能力,逐渐被其内部的经济和政治局势所制约。俄罗斯通过一系列战略打击,不仅让乌克兰的军事后勤补给链趋于瘫痪,同时也迫使西方加速思考是否继续进行军事援助。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防空能力不断提升,使得其在空战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萨拉托夫、罗斯托夫等地区防空系统的成功拦截,意味着俄罗斯的空中防线愈加牢固,乌克兰想要突破这一防线几乎变得不可能。俄方在空战、无人机打击等领域的全方位压制,几乎消耗了乌克兰所有反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海基、空基武器的联合运用,也让乌克兰的反空能力面临全面的削弱。在这种局面下,乌克兰的防空资源和反击能力将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
如今,俄军已在战争中占据了明显优势,而乌克兰的战术调整和战争策略则显得力不从心。若乌克兰继续维持现有防线,毫无疑问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特别是在集群打击的持续压力下,乌克兰是否能够保持现有的抵抗力量,已经成为全球政治和军事观察者的焦点。俄罗斯的战略显然是要通过持续的打击,让乌克兰付出更大代价,从而迫使其在外交和军事上屈服。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支持乌克兰的资源是否能继续注入,亦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
可以预见,随着战事的发展,俄乌战争的局势将更加复杂,国际形势的动荡也将日益加剧。对于乌克兰而言,未来的日子充满不确定性——无论是军事上的反击,还是经济上的恢复,乌克兰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夺取战略资源,更是为了在全球格局中争夺更强的主导地位。无论最终战争如何结束,它都将深刻改变世界的安全架构与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