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修改动员法律,普京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魄力,先从俄罗斯国企开始下手,为以后可能得全国总动员扫清障碍。

多位俄罗斯消息人士不久前透露,大型国有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的员工现在已经无法享有“动员豁免权”。俄罗斯最大的国有银行——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以及俄罗斯大型电信公司——MTC在最近的招聘中都告诉应聘者,他们无法再向新员工提供动员豁免权。


【俄罗斯修改动员法律,普京正在一步步扫除全国总动员的障碍】


俄罗斯两家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气公司的情况也是类似,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俄罗斯石油公司正在就每个员工是否保留动员豁免权“进行单独讨论”,预计在今年春季后,近3成的在职员工将会失去免于被动员的权利。

俄媒《回声报》指出,早在去年6月,普京政府就大幅收紧关于预备役和动员豁免的规则,从今年3月21日起,新的动员规则将正式生效。

关于“动员豁免权”的问题,首先就不得不提2022年9月普京宣布的部分动员,30万预备役人员被征召入伍。


【早在去年6月,普京政府就大幅收紧关于预备役和动员豁免的规则】


这一动员决定不仅让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掀起了新一轮的反战示威游行,也遭到了许多工商界精英的质疑——他们很担心自己的企业正常运转将受到动员的影响。

或许是因为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太多,就在普京宣布部分动员的两天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一些在关键重要行业工作的雇员将被排除在动员之外,以确保重要的高科技行业和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豁免的范围包括IT行业、电信行业、金融专业的人士。

后来俄罗斯政府还发布了专门的解释性文件,其中规定,任何国家机构、国有企业以及私企,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其中之一,就有权为其员工申请动员豁免:


【2022年9月,普京宣布部分动员,30万预备役人员被征召入伍】


一是该单位本身就负有动员任务,参与动员的相关工作(比如征兵办公室);

二是该单位负责为公民提供军事专业的相关培训;

三是该单位“负责保障战时正常的民生、社会运转”,属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企业。

其中第三条是最关键,也是适用范围最广的一条。简单来说,如果你是俄联邦储蓄银行的员工,或者是在俄气或俄石油公司工作,那么动员基本上就跟你没关系。

俄罗斯当初之所以颁布“动员豁免权”,其实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切实保障关键经济、社会部门的运转;第二就是控制恐慌以及反战情绪,同时防止人才进一步流失。


【俄罗斯在大城市的平均征召比例,要远低于偏远地区的征召比例】


其中第二点值得展开来讲。“负责保障战时正常的民生、社会运转”的部门,俄罗斯政府其实有专门的名单,其中大部分都是政府机构和重要的国企。

而一家私企如果想要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企业,则需要在人数、收入和年度缴税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门槛,而基本上只有大型私企才能达到这个门槛。

在俄罗斯,重要国企和大型私企的员工,大部分都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几个大城市。而刚才也提到了,俄罗斯的反战游行往往就是集中在那几个大城市——小城市也有,但由于人数太少,往往无法形成规模。

实际上,从后来的动员数据来看,俄罗斯在大城市的平均征召比例,要远低于偏远地区的征召比例。

至于人才流失的问题,其实更为明显。在普京宣布部分动员后,许多俄罗斯人通过边境逃往芬兰、格鲁吉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其中不乏具有专业技术的中产阶级。


【宣布部分动员后,许多俄罗斯人通过边境逃往邻国】


总的来说,当时的普京恐怕也想不到俄乌冲突还会再打这么久,所以在动员的问题上还是开了一扇门的。但今时不同往日,战争已经让俄罗斯筋疲力尽,普京一边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另一边也不愿放弃占领更多的乌克兰领土。所以克里姆林宫在动员问题上收紧政策,也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根据去年下半年调整的政策,只有俄罗斯的政府机构、国家原子能公司、俄罗斯航天局、俄罗斯央行,以及执行国防订单的军工企业的员工才有权获得动员豁免。

此外,针对每种类型的机构,政策文件都详细规定了豁免比例:比如联邦政府能够保留95%的员工,央行、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公司则可以保留85%的员工,地方市一级的机构则只能保留75%的员工拥有豁免权。

克里姆林宫大幅收紧动员豁免的政策,无疑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部分动员,甚至是全国性动员扫清了障碍。但这是否意味着普京将要这么做?如果仅从当下的战场形势来看,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可一旦将来发生意料之外的局势转变,普京政府至少有能力展开新一轮的部分动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