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制作

春节期间,《哪吒2》以横扫之势席卷电影市场,截至2025年2月12日,票房已经突破91亿,再度点燃了大家对这位三头六臂小英雄的热情。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哪吒的老家陈塘关的地理归属,天津、四川、江苏等地竞相争夺,纷纷将其纳入自家版图。

陈塘关争夺战:哪吒的老家到底在哪?

天津民众:陈塘关是我们天津卫的!他那混天绫,跟咱十八街大麻花的劲儿,那叫一个像!你们说四不四?


视频由AI制作

我们天津自古以来就是渤海湾的重要港口,也是华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明代《天津卫志》中记载:“天津古称陈塘,为海防重地。”这一文献直接提到了“陈塘”这一地名!这都说明哪吒就是我们天津的!


天津古城墙(图片来自网络)

四川老乡:莫在那儿吹壳子咯!你们天津元代才发展,哪吒明明是我们四川娃儿!在《山海经》中,有一座名为“陈塘山”的地方,就在我们四川!还有宜宾的僰人悬棺遗址中,还发现过与哪吒形象相似的壁画!


宜宾僰人悬棺遗址(图片自来网络)

还有哪吒三头六臂的架势,活脱脱就是个麻将好手,搓起麻将来那才叫个得劲儿!啷个是你们天津的。


视频由即梦AI制作

苏州群众:你们都莫要瞎讲!陈塘关肯定在咱们苏杭!我们这里的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与“东海”的地理位置很接近,你看哪吒脚踏风火轮,这不就跟咱们苏绣的刺绣针脚一样灵动飘逸嘛!还有那混天绫,分明是借鉴了我们江南水袖的灵动之美!


视频由即梦AI制作

陈塘关,到底是现在的哪里?为什么天津、四川、江苏乃至更多地方,都争着让它归自家?

名人故里争夺战:一场“认祖归宗”的文化狂欢

陈塘关的争夺,本质上是各地对自己文化根源的一种探寻。哪吒的故事流传千年,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认领”陈塘关,就像给自己家乡贴上了一个文化标签。这种“认祖归宗”的心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一种地方自豪感的体现。

当然,争夺陈塘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经济。天津的哪吒庙、宜宾的哪吒洞、连云港的花果山,每一个地方都通过哪吒的传说,吸引了无数游客。比如宜宾,甚至在“哪吒洞”周围开发了专门的旅游线路,把神话故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不得不说,这种“神话变现”的操作,真的很聪明。

哪吒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叛逆、勇敢和成长的精神。而对陈塘关的争夺,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精神的情感投射。各地居民希望通过“认领”哪吒,让自己家乡的年轻人也能像他一样,勇敢无畏,敢于打破规则。

有趣的是,这种心理不仅仅在中国存在。比如,英国的多个乡村都宣称自己是《指环王》里的“夏尔”。


图片来自网络

而伦敦的贝克街221B号被无数福尔摩斯迷视为圣地。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对英雄和传奇的天然向往。


图片来自网络

但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和而不同"的智慧。天津的煎饼果子哪吒、四川的麻辣味乾坤圈、江南的碧螺春莲花座,不同版本的演绎非但没有消解文化共识,反而丰富了集体记忆的维度。这种"多元一体"的传承模式,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


由即梦AI制作

那么在你的家乡,是否也存在类似"陈塘关"的文化符号争夺呢?欢迎大家打在评论区,加入这场争夺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