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无数怀揣着热血与理想的科学家们,正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崛起而拼搏。彼时,外部环境复杂,西方列强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新中国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国家强大的关键。科学家们日夜钻研,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国家在科技领域立足,更是要打破外部的技术封锁,赢得发展的空间。

1964 年,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成功。这一成果不仅是中国军事力量的重大突破,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这一成就让国内众多科学家备受鼓舞,他们意识到,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钱学森,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此时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他牵头组建了 507 研究所,希望将各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聚集起来,共同开拓新的科研领域。

1968 年,507 研究所正式成立,选址于一所大学校区内的隐蔽实验室。这里外墙被茂密的爬山虎遮蔽,地图上也没有任何标注,保密性极强。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各领域科学专家,其研究内容自然也是国内最为先进且机密的。起初,研究所专注于航天技术,开展航天设备建造与航天员训练等研究。科学家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在这个领域稳步推进,却始终未有重大突破。



特殊时期的到来,让 507 研究所的发展陷入困境。研究停滞不前,高层提议关停研究所。钱学森等科学家极力反对,他们深知这个研究所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采取了解聘缩编的折衷办法。此时,国际上美苏掀起训练 “超能力者” 的风潮,国内也受到影响。507研究所的陈信受到启发,大胆地将研究方向转向 “超能力”,包括隔空取物、透视眼等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507 研究所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了后来组织更严密、保密等级更高的 749 局,主要研究超自然现象。陈信与钱学森等人持续招募 “超能力者” 加入,试图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寻得生机与突破。

有一次,一位女士来到了 749 局。她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却又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她告诉钱学森和陈信,自己拥有超群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一切发生过的事情。走在路上,哪怕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她也能瞬间记住对方的脸;出去买东西,物品的价格能牢牢地印在她的脑海里,过了好几天也忘不掉。听到这些,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流露出羡慕的神情。然而,这位女士却苦笑着说,正是因为这种超人的记忆力,她的大脑一刻也不停歇,始终无法进入休息的状态,这让她无比苦恼。

经过分析,大家推测这位女士可能患了 “超忆症”。从国家层面来看,她的能力非常适合从事情报工作,能够为国家收集和保存重要信息。但对于她个人而言,这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在 749 局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充满了神秘色彩,也让 749 局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和引人深思。



电影《749 局》的导演陆川曾表示,自己曾在 749 局工作过。那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普通人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那些看似超能力的现象真实存在,只是超出了大众日常的认知范围。这种独特的经历,也为他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灵感。

1994 年 12 月 14 日,三峡大坝开工,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众多部门参与其中,749 局也在其列。三峡处于特殊的南龙脉位置,这里的每一项工作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秘密。1995 年初,施工队在挖地基时,意外挖出了一口古老石棺。负责人老张是个有些鲁莽的人,他一心想着查看棺材里有无值钱物,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撬棺盖。然而,棺盖异常沉重,他费了好大劲也未能成功,便让工人扔铁锹下来,准备用铁锹撬。当他用铁锹去撬棺材一角时,天空突然变黑,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现场一片昏暗,在场的工人都被吓了一跳。

突然,一阵 “哎呀” 声打破了平静。众人的目光迅速聚焦到施工地基处,只见老张直直地倒了下去,铁锹从他手中弹飞。而那棺材的石盖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操控着,自动缓缓闭合。上面的工友们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呼喊着往地基下跑去。他们心急如焚地将老张抬了上来,眼前的景象让众人胆寒。老张的眼睛瞪得极大,仿佛在刚刚看到了什么极度恐怖的事物,嘴巴也大张着,两只手的手指头弯曲着,呈现出一种怪异而扭曲的姿态。有人颤抖着伸出手去摸老张的鼻息,却发现已然没了生命体征,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了整个施工队。

施工队人员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报告给工头。工头火急火燎地赶来,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便开始仔细观察起那具石棺。他的目光在石棺上扫视着,很快便发现石棺内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 —— 棺材的缝隙里正不断渗出来许多小水珠。工头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老张仅仅是看了一眼棺材里的东西,怎么就会莫名其妙地丧命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