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兰,恐怕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十分励志的创业女强人、或者爱国企业家等头衔,毕竟她天天直播间里激情澎湃,口口声声为了那八千员工的生计苦苦打拼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025年一开年,随着大S世、张兰相关账号被封禁,各种旧事重提接踵而至。

其中不少都直接指向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真相:这位口口声声中国情结的张兰,可能早就不是中国籍,更劲爆的是,有人扒出她背后背负着天文数字般的债务,足足9.8亿元人民币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看到的兰姐,只是一个精心包装的谎言?

英雄还是老赖

话说这张兰,早些年那是真风光,白手起家,硬是把俏江南这三个字打造成餐饮界的金字招牌



不少人佩服她,觉得她就是个草莽女英雄,靠着一股拼劲儿,闯出一片天,那时候的张兰故事讲起来都自带光环,妥妥的中国初代企业家代表。

结果到了2025年,女英雄的光环开始褪色,取而代之的是老赖外籍这些不太好听的标签。



这老赖的帽子,主要就是因为那笔被重新提起的天文数字的债务,足足9.8个亿,这事儿还得从俏江南被收购说起。

张兰在直播间里,最爱说的就是自己被资本给坑了,好像俏江南的今天,都是那些黑心资本的错,自己是个受害者,博取了不少人的同情。



但真相真是这样吗?咱们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仔细扒扒,会发现被资本迫害这说法,水分可大了。

真相更像是,张兰自己才是把自己和俏江南一步步推向深渊的那个人,2008年俏江南为了上市,引入了鼎晖投资,为了拿到投资,张兰签了个对赌协议



这协议里就埋了个雷,要是俏江南在2012年前没能成功上市,那张兰就得回购股份,结果俏江南上市没成,又赶上政策变化,高端餐饮生意不好做了。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他们就开始动歪脑筋,居然财务造假,把业绩数字搞漂亮点,营造一种生意兴隆的假象,好抬高公司估值。



到了2014年中,CVC基金看上了俏江南,花了2.8亿美元,买了俏江南80%的股份,张兰个人一下子套现了12亿元人民币。

钱是拿到手了,公司也卖了,但问题也来了,CVC后来发现自己开了个营业数据造假的公司,俏江南其实是个空壳子,干脆开始追债,这一追就是八年不止

中国贸仲委都出裁决了,要求张兰归还CVC1.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亿元



张兰一边说自己没钱还不上,另一边却被扒出早就把套现的12亿元人民币转移到了海外信托账户里。

更让人无语的是,香港法院那边,因为张兰拒绝披露自己的财产,还被判了藐视法庭罪,差点要坐牢一年,人家法院都认定了,她就是不想还钱。

造假-套现-逃债-卖惨,一套循环下来,看似精明,实则把商业道德都踩在了脚下。



人品滑坡底线何在

再来说说这外籍身份。早就有消息爆出来,说张兰早就入了圣基茨和尼维斯的国籍,这事儿就有点微妙了。

张兰一边在直播间里,那爱国口号喊得震天响,中国企业家的帽子戴得高高的,另一边国籍却变了,这爱国营销到底是真情实感,还是为了生意。



其实早在2012年,张兰这国籍的事儿就被媒体扒出来了,当时她对外解释,说是为了俏江南国际化,为了方便上市。

但这理由现在听起来就很牵强,哪个国际化非得换国籍才能搞,更何况俏江南最后也没上市成功,这理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估计是为了别的什么。



更让人看不下去的,是她在大S事件里的表现,前儿媳大S离婚这点家务事,愣是被她炒成了年度大戏。

直播间里,模仿大S,嘲讽大S,各种恶俗的表演,简直是无下限,人家离婚了,不消停过自己的日子,非得扒着人家的伤疤往上面撒盐,吃人血馒头博流量



本来是家务事,愣是让她搞成了网络暴力事件,这哪里像个企业家,更像个跳梁小丑。

2025年年初大S不幸患病离世,她又抓着热度一通猛薅,要说为了流量赚钱,这能理解,但为了流量,连做人的底线都不要了,这下平台也看不下去了。

2025年2月抖音、微博直接把张兰和汪小菲的账号给封了,还是无限期封禁,这处罚,账号被封,也算是为她的无底线行为买了单。



潮起潮落福报散尽

这张兰前半辈子,也真算是风光过,早年搞俏江南,那也是响当当的品牌,靠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手段,硬是在高端餐饮界站稳了脚跟。

俏江南的陨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年那个对赌协议,就埋下了战略失误的伏笔。步子迈得太大,风险控制没做好,最终被资本反噬



结语

靠投机取巧,短期内或许能捞到好处,但长远来看,透支的是自己的信誉和人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用在张兰身上,似乎也挺合适的。

张兰的陨落,也给整个行业和社会提了个醒,商业最终还是要回归理性,那些靠坏流量、坏营销博眼球的套路,注定走不长远。

企业想要长久发展,还是要脚踏实地,回归产品,提升服务,坚守道德底线,承担社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生意经,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