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子帅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应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月12日启程访问英国,并同英方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这是双方在时隔7年后重启中英战略对话,多家外媒表示,此举标志着中英关系正在逐步解冻回暖。
中英战略对话机制是双方深入沟通的重要渠道。中英两国于2005年9月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并于2010年3月提升对话级别。上一次中英战略对话是2018年7月在北京举行,距今已时隔7年。路透社10日报道称,王毅外长将与拉米举行会谈,“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在经历多年紧张局势后正在走向正常化”。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发言人称,双方将要讨论的问题包括国际安全和乌克兰战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沟通合作有利于双方和世界。王毅外长此访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项重要行动,中方将同英方举行中英战略对话,就双边和全球性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战略沟通,深化互信与合作,共同引领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并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增添信心与动能。
去年11月,中英两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会晤。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斯塔默首相在会晤时承诺英国将成为“一个可预测和务实的合作伙伴”。他说,他的做法将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基础,但他希望深化英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英国工党政府去年7月上台以来,已先后派出2名内阁大臣访问中国,致力于寻求改善与北京的关系。去年10月,拉米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今年1月,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双方重启了2019年后被搁置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此次对话达成69项互利共赢成果。
“1月里夫斯访华时,双方已经讨论过具体经贸问题,此次王毅外长访英,重点是战略安全对话。”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体现了中英关系开始逐步向正常化发展的趋势。
路透社称,在过去几届保守党政府执政期间,英国与中国的关系一度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而去年7月开始掌权的工党政府,已将改善对华关系作为其主要外交政策目标之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李冠杰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王毅外长的访问旨在重启搁置7年的中英战略对话,先沟通、再解决矛盾和问题。他认为,这次访问是对去年拉米访华的回应,只要高层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中英间的摩擦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至少不会像保守党政府那样对华隔绝。王朔分析称,英美关系一直是影响中英关系的重要因素,当前特朗普政府对欧洲政策的变化,使得英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很多人都认同要更积极地与中国打交道,要考虑自己的实际生存和发展问题。
除了重启中英战略对话外,中国驻英大使馆迁址计划也受到英国舆论的关注。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称,王毅外长此次访英,正处于“政治敏感期”。2月11日,英国将召开有关中国计划在伦敦东部建设新使馆的调查听证会。路透社说,“这个停滞不前的项目,一直是两国外交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
对此,李冠杰表示,兴建驻英大使馆被保守党政府以安全名义搁置,工党政府召开听证会可能旨在审查这种安全风险。《卫报》称,去年英国工党上台后,中国再次提出相关申请。今年早些时候,拉米和英国内政大臣库珀已表示支持使馆迁址计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