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世界报》2月9日文章,原题:我的病人都是音乐系的学生,他们用非凡的能量来恢复自尊 法国心理学家伊冯娜·弗朗索瓦·玛丽-圣特博士专注于为专业及业余音乐家提供心理支持,她认为音乐学习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挑战。

玛丽-圣特博士说,许多来咨询的学生从幼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乐器。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强烈的孤独感、严重的舞台恐惧、父母对其的过度干预或冷漠,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冲突。这些问题不仅与音乐学院的环境有关,也反映出音乐学习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要求,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挑战愈发显著。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学生提到,自己曾遭受来自父母或教师突如其来的负面评价。这些言语虽难以被定义为真正的“创伤”,但会在心理层面造成微创伤,导致学生消耗大量精力来维持或恢复自尊。她提醒家长,不要指望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痛苦,因为他们可能会压抑情绪,甚至认为大人不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当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音乐学习投入巨大期望时,孩子可能会产生内疚感,进而难以开口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这些心理问题未能及时察觉和缓解,孩子的痛苦可能以多种方式显现,如逐渐或突然放弃学习、出现严重心理或生理问题(如舞台恐惧症、慢性肌腱炎)等。

玛丽-圣特博士认为,关于艺术天赋的评价应当更加谨慎和有分寸,音乐教育领域充满激情,但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成年人绝对服从,师生关系的模式已发生变化。

她特别提到,“玩”乐器与“玩”音乐是不同的。除了在音乐学院的学习时间,孩子还需要在家中投入大量时间练习,需应对专注力的挑战,音乐学习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平衡学校、家庭与音乐学院的学习。当孩子有天赋并计划走上专业道路时,可能会承受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学习节奏也会陡然加快,课程和比赛接踵而至。玛丽-圣特博士建议拓展现有的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同时参与不以结果为导向的个人或集体音乐实践同样重要。她还推荐阅读音乐家自传,能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汲取力量。在她看来,成功取决于个人的热情和对音乐的享受,但还必须接受严格的限制。需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找到平衡。能否承受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成人的态度和支持。她强调,每位音乐学生的成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深入理解和调整。(作者奥菲莉·内曼,岳雯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