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只有两种结果,转为恋人,和成为陌生人。不存在介乎二者之间的第三种。
任何不愿意给你一个痛快的人,不愿意告诉你,你们将是情侣或者陌生人的人,都是坏人。
一种坏人做事犹豫,不知道怎么面对你的好,说不出拒绝,最后的结果却是你受伤,受很大的伤。对方却轻飘飘地说一句“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拒绝你”,然后到小红书发条动态“为什么我不拒绝,他就一直来找我”。
但是,这种还相对好些。
另一种坏人简直可恶,明明不喜欢你,非要延长你的感情死缓期,你本来痛苦几天的事情,被他延长到痛苦三五个月。这三五个月你要不断地问自己,是自己错了还是对方错了。自己明明做到了最好,为啥对方就是不答应。
这不仅让你对正常的感情生活产生了困惑,也耽误了你找正确的人。
最后,这种人往往在遇到了他喜欢的,或者期限到了,就告诉你,其实早就没感觉。然后徒留你一个痛苦。
需要明白的事,对于考察你,只有党组织尤其是组织部门、广大人民群众才有资格。任何不代表党组织、人民群众的个体,都没有这个资格。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在相亲过程中,一方表白了,希望确定关系,另一方既不同意,也不拒绝,而是说要再看看。这还算比较讲礼貌的。不讲礼貌的直接说,你还不符合资格,要再过三个月。
但是本质都一样,发生这种情况,99%以上的可能性都是不会在一起,必须收手了。
经验丰富的人,就知道去找下一个。或者仍停留在这,也是玩一玩,你既然吊着我,我也要吊着你。
在有些案例中,还会有一些代价呈现。
但很多纯情的老哥老妹,真以为自己的意中人,是要考察自己。然后三个月,三个月又三个月,六个月再三个月之后,才收到好人卡。或者,在对方脱单以后,连好人卡都没有,自己默默哭泣。
相亲,受伤的总是认真的人。只有不认真的才能大摇大摆。
这背后的逻辑是,我是考官,你是考生,我要考考你。你通过考试,才能稍微地改善自己不平等待遇。
但是,这种主张的人,又不觉得对方有考考他的必要。或者名义上给对方权利,让对方考考自己。但这时候对方往往已经上钩了,要不,不考,要么考也是形式上的。
如果是双方共同考察对方,这必须是实质上,而不是走过场。那么这可以。如果不是,只是一方强势考察,就让他滚蛋。
之前说过很多次,相亲的底层逻辑是平等主体的互动。
一方考察另一方,是根本不允许的。如果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下一个。
一些人,明明不喜欢另一方,但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对方的好,又不想承担义务,所以就吊着。
一些人,同时接触一堆人,它实际上并不记得每一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只应付那些它觉得条件好的人。真心或者对它好,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还有一些人,反正没有自己喜欢的人,就选择继续“考察”我们的当事人老哥老妹,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了,就踢走老哥老妹。
实践中的一些案例是上述情况的一种,但更多情况是杂糅的,就是啥都有一点。
遇到这种不负责任,玩弄你,享受你的好,还要不给你好下场的人,什么时候离开,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