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想到,在春节过后,最早迎接我们这群数码发烧友的不是国产厂商,而是大伙熟悉的国际手机巨头、全世界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安卓高端市场份额的常年霸榜者——三星。

在全球发布会结束两周后,2月11日下午,三星中国在上海正式举行了三星Galaxy新品中国线上发布会,发布了包含三星Galaxy S25、S25+和S25 Ultra在内的多款国行主力新品,并把全球发布会上的神秘惊喜也带了进来。



(图源:雷科技摄制)

借着这次参与三星国行发布会的机会,小雷也是受邀提前上手了几款国行新机。由于只是现场体验,今天打算简单跟大家聊聊这一代S25系列的外观和配置,更加细致的实测内容可以期待我们的深度测试。

别急,这就跟我往下看吧。

S25/S25+:AI加持,体验升级

先说外观,三星S25和S25+整体外观设计和前代S24几乎完全一致。

两者都是熟悉的直角中框、正反平面玻璃,都是正面单挖孔直屏,S25依然是一块6.2英寸FHD+小屏,而S25+依然是那块主流的6.7英寸QHD+大屏,连硬件参数都没变。

把S25+和S24+放在一起,看上去真的像孪生兄弟。



(图源:雷科技摄制)

不仅如此,在这个国产手机纷纷续航大升级的时候,三星S25和S25+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电池容量,分别是4000mAh和4900mAh,而且有线充电依然是祖传25W和45W,好不容易拿出来宣传的“Qi2”还是个需要搭配手机壳才能用的“Qi2 ready”,属实有点难绷。

当然了,有的东西是看参数看不出来的,这一代S25系列的变化也有那么一点意思。

首先,正如三星所说,S25系列是三星有史以来最薄的S系列,三部手机均变薄0.4毫米,同时相较于前代的同型号机型,重量也迎来了降低,S25直接来到了162g的水平。



(图源:雷科技摄制)

作为对比,我去年的主力小屏手机——小米14,整机重量为193g。

实际上手,近70mm的宽度和162g的重量,会给人一种不实在的错觉,轻轻一握、一踮,就好像我手中捧着的只是一台展示机那样,但是正在快速刷新的屏幕画面又打破了这种错觉。

对,这就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真.小屏手机”,哪怕放在“小屏手机”涌现的这一年,S25依然能算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至于S25+,当然也还可以,就是拿起来肯定没那么惊艳啦。

然后呢,我发现三星的配色依然玩得很花。

这次三星Galaxy S25与Galaxy S25+一共提供了七种配色,分别是远海蓝、冷川蓝、清霜绿、暮河银以及线上专属的幽蓝黑、暖珊红、柔粉金,现场都展示出来了。



(图源:雷科技摄制)

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款暖珊红,与其说是红色,但肉眼看起来更像是偏深色的粉红色,但又没到以前Pixel系列珊瑚色那种橙黄色调的感觉,总之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配色。

问题来了,你知道S25系列里还有什么也是红色的吗?

没错,是处理器啦!



(图源:雷科技摄制)

当然了,这可能是最没悬念的一集,三星S25系列全系搭载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你基本可以理解成给骁龙8至尊版超了个频,这次内存升到12GB起步,可选128GB至512GB的存储选项,均热板面积也有所提升,性能上没什么好挑剔的。

我现场试了一下,得益于处理器和OneUI的升级,三星S25的日常使用流畅性确实是有所升级的,过往大家比较关注的打断动画、应用切换动画都加入了实时的渲染,做到了几乎无缝衔接的并行动画,观感上显然流畅了不少。

然后呢,这颗定制芯片的NPU性能相比前代提升了40%,为更复杂、更智能的AI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基础,也让三星更有底气继续在AI这方面整点花活。

比如主页上的即时简报,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主动推送信息和建议。



(图源:雷科技摄制)

比如现在侧边栏有一个AI多截图,点击之后它就会自动识别屏幕,并提供对应的服务。



(图源:雷科技摄制)

比如深度集成AI智能体的新一代Bixby,以及看上去很不错的自然语言交互。

而且性能带来的,不只是AI和游戏,还有影像能力的提升。

S25和S25+在硬件上基本没有变化,都是5000万主摄+1200万超广角+1000万3X长焦,但是新增了虚拟光圈调整、暗光视频增强和一系列趣味AI影像能力,也确实让日常拍摄变得更有意思了。



(图源:雷科技摄制)

至于视频嘛,三星一是推出了自家的Log格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空间,二是推出了可以自动识别声音类型的音频剪辑功能,色深也升级到10bit HDR,安卓专业视频创作者肯定能用上。

S25 Ultra:更轻更薄,更加全能

聊完S25和S25+,我们再来看看超大杯——Galaxy S25 Ultra

不同于S25和S25+,这次的S25 Ultra在外观上就和上一代有所区别了,以往机身四周锐利的四个角,被改成了小弧度圆角矩形,而原本略带弧线的圆角中框,则被替换为和中杯/大杯一致的垂直中框。

简单来讲, 直的地方曲了,曲的地方直了。



(图源:雷科技摄制)

得益于更窄的正面边框,S25 Ultra的屏幕变成了更大的6.9英寸,分辨率为WQHD+,支持 120Hz 自适应刷新率和2600nits的峰值亮度,这也使其成为了目前市面上少有的接近7英寸的巨屏旗舰。

你还别说,实际上手的话,更加圆润的机身R角,搭配上更轻更薄的机身,这台超大屏旗舰的手感居然出乎意料地不错,当你完全把它抓在掌心时,握持手感也不会有上一代那样的割手感。



(图源:雷科技摄制)

当然,我也觉得S25 Ultra前后盖板到中框的过渡还能做得更好,应该能让握持感变得更为舒适,但就目前呈现出来的效果,放在超大杯旗舰里头应该算得上手感上乘的了。

除了更轻更薄, S25 Ultra的处理器自然也是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AI功能自然都有,续航配置和前代产品也是完全一致的,其余硬件上的升级主要集中在相机上,或者说集中在了这颗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上。

比起拍照,个人认为三星选择升级超广角镜头,应该也是出于视频方面的考虑,无论是视角范围,还是防抖裁切,超广角的用武之地确实都要更大,搭配上最新的软件升级,显然是要在专业视频创作上和vivo碰一碰。



(图源:雷科技摄制)

对了,S25 Ultra的配色依旧特别多,如果你在官网买的话,还有专属颜色,这些也都属于老生常谈了,大家可以看看雷科技现场实拍的样机配色,然后再做选择。

我?我觉得钛银蓝就很好。



(图源:雷科技摄制)

至于之前就展示过的S25 Edge,目前依然是以One More Thing的形式出现。

在什么参数都没有,也不能上手的情况下,我还是给大家带来两张实机图开开眼吧。





(图源:雷科技摄制)

总结:依然是“三星”的味道

好,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价格环节!

Galaxy S25

-12+256GB,5999元

-12+512GB,6999元



(图源:雷科技摄制)

Galaxy S25+

-12+256GB,6999元

-12+512GB,7999元



(图源:雷科技摄制)

Galaxy S25 Ultra

-12+256GB,9699元

-12+512GB,10699元

-16+1TB,13199元



(图源:雷科技摄制)

总的来讲,我对这次S25系列的评价是“非常三星”。

其中,S25和S25+在硬件参数上确实惊喜不多,零点几毫米的变薄,一点点的续航提升,全面一致的AI能力,看起来可能不是很“吸睛”,但却能提供相当扎实的旗舰体验,对那些只是想要一台「好用旗舰」的用户来说,依然是稳妥之选。

至于这一代S25 Ultra,更是在影像、屏幕等方面打出了差异化,不论是当今罕有的超大屏,从0.6×到100×的全焦段影像配置,还是更加专业的影像创作能力和那支“无源化”的S Pen,都足以把S25 Ultra和其他超大杯旗舰区分开来。

当然了,还有Galaxy AI

去年,我就在关于三星线下体验会的文章里说过,三星对AI的看法确实是有些不同的,他们并不希望只是简单提供一个塞满新功能的盒子,而是希望大模型能切切实实地参与到系统的核心体验中,甚至开始对用户生活场景产生主动的影响。

“新一代Bixby”和“即时简报”的出现,足以证明三星希望让旗舰手机变成用户生活的“数字管家”。

至于这样的做法,能否把用户的关注重点从“配置竞争”转向“体验竞争”,还得看Galaxy AI在国内的体验究竟有几分成色。我们雷科技也会在第一时间上手三星Galaxy S25 Ultra国行版,并为大家带来第一手深度评测,感兴趣的读者可千万不要错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