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晓梅,今年42岁,初中毕业后就进了镇上的纺织厂工作。后来,经人介绍,我嫁给了同镇的王大志,他是个老实的木匠,我们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去。
如今,儿子都上大学了,我也从纺织厂退了下来,在小区门口开了个小超市,勉强补贴家用。
我娘家在小县城边上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有个弟弟,比我小五岁。从小,父母就偏爱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弟弟先挑。
我那时候不懂,还以为父母就是那样的,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那叫“重男轻女”。
结婚时,爸妈要了不少彩礼,却连一件像样的嫁妆都没给我准备。大志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不舒服。
婚后,我们很少回娘家,每次回去,妈总是找各种理由跟我要钱,不是弟弟要买新衣服,就是要交学费。
大志劝我,说都是一家人,能帮就帮点。可我心里清楚,这就是个无底洞。
后来,有了儿子,我更是忙得团团转,回娘家的次数更少了。直到10年前,那件事发生后,我与娘家彻底断了联系。
02
那年,村里传言要拆迁,我家那几间老房子也在拆迁范围内。我当时还想,这下爸妈应该能过上好日子了,至少不用再为钱发愁。
可没想到,拆迁款一下来,妈就偷偷给了弟弟,让他去买辆车,说是方便以后找对象。
我知道后,气得不行,质问妈为什么这么做。妈却说:“女孩子家家的,嫁出去了就是外人,这钱当然要给弟弟。”
我当场就哭了,这么多年的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大志也怒了,拉着我就回了家。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回过娘家,连电话都没打过。妈偶尔会给我打来电话,我总是不接,大志接了也只是简单应付几句。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有些绝情,但我真的受伤了,伤得太深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儿子渐渐长大,我也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怨恨,但始终迈不过那道坎。直到前几天,一个老乡来店里买东西,闲聊时提到了娘家。
老乡说:“晓梅啊,你知不知道,你娘家现在可乱了。”我一愣,问怎么回事。
老乡叹了口气,说:“你弟啊,把那拆迁款全花光了,还欠了20万的外债。你妈现在天天愁得吃不下饭,还说你要是能帮就帮帮。”
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说实话,那20万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我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我真的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原谅他们。
晚上,大志下班回来,我跟他说了这件事。大志沉默了一会儿,说:“晓梅,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毕竟是你的亲人。你弟年轻不懂事,犯了错,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吧。”
我摇了摇头,说:“大志,你不知道,他们伤我太深了。我那时候怀孕,想回娘家住几天,妈都不让,说家里没地方。现在弟弟有事了,就想起我来了?”
大志握住我的手,说:“晓梅,我知道。但咱们不能因为过去的事,就一直恨下去。人嘛,总得往前看。你弟现在还年轻,要是因为这20万走上了歪路,那咱们心里也不会好受的。”
我听着大志的话,心里有些动摇。是啊,人总得往前看,不能一直活在过去。可是,我真的能原谅他们吗?
第二天,妈居然亲自来了店里。她看着我,眼里满是愧疚和无奈。我别过头,不想看她。妈开口了:“晓梅啊,妈知道过去对不起你,但现在你弟真的没办法了。妈求你,帮帮他吧。”
我冷哼一声,说:“妈,你现在知道求我了?当初拆迁款给弟弟的时候,你怎么没想到我呢?”妈低下了头,哽咽着说:“晓梅,妈错了,妈真的错了。你弟他还年轻,不能就这么毁了。”
我看着妈那满头白发和憔悴的脸庞,心里一阵酸楚。毕竟,她是我的妈呀,我怎么能真的狠心不管呢?
就在这时,店里进来了几个顾客,我忙着招呼他们。妈见状,也识趣地离开了。我看着妈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晚上回到家,我和大志又商量了很久。大志说:“晓梅,我看妈这次是真的后悔了。咱们就帮弟弟这一次吧,但得有个条件,就是让他写个欠条,以后慢慢还。”
我想了想,觉得大志说得有道理。毕竟,这钱不能就这么白给了弟弟,得让他知道,做事是要承担后果的。
第三天,我给妈打了个电话,说愿意帮弟弟还那20万的外债,但得让他写个欠条。妈在电话里连声答应,说马上就让弟弟过来写。
下午,弟弟来了店里,看着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冷冷地说:“写欠条吧。”弟弟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他写完欠条后,我把银行卡给了他,告诉他密码,让他赶紧去还钱。
弟弟拿着银行卡,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他说:“姐,谢谢你,我以后一定好好努力,把钱还给你。”我哼了一声,说:“你最好记住你的话。”
弟弟走后,我坐在店里,心里空落落的。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我知道,我已经尽力了。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现在,我只希望弟弟能真的改过自新,好好过日子。
03
自从弟弟拿走钱后,我再也没见过他。妈偶尔会给我打个电话,问问我的情况,我也只是简单应付几句。我知道,我和娘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大志看出了我的心思,劝我别太往心里去。他说:“晓梅,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弟弟以后会不会改,那是他的事。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我听着大志的话,心里渐渐释然了。是啊,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生活也渐渐回到了正轨。儿子在大学里表现优秀,大志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我看着这个温馨的小家,心里充满了感激。
至于娘家,那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一段过去。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和大志一起,手牵手,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