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福田区榜上有名。

福田区在全省率先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已正式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验收,这说明福田区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区,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双优发展。

福田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的工作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含金”很高,前期通过市、省、国家依次验收。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福田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人口高密度的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供了“福田样板”,体现了福田教育深学敢为实干的担当作为、争优争先争效的实绩实效。

福田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和教育强区,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普及普惠优质的“幼有善育典范城区”。



2021年,福田区全省率先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创建工作”);分别于2023年4月、11月、2024年10月顺利通过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级评估,从谋划启动、全力主创到重点攻坚,前后历时四年。

创建工作由区委区政府主导,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教育局牵头,确定28个区职能部门和10个街道责任分工,160多所公民办幼儿园协同推进、攻坚克难,在全国学前教育领域塑造福田教育品牌。

高位谋划

夯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根基

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将创建工作写入区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区领导挂帅全方位关注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事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全面统筹推进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攻坚专班,由区长任组长,全区2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全面构建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专班攻坚工作机制、责任包干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结果反馈工作机制、挂牌督导工作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形成了创建工作“全区一盘棋”共同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3年,福田区被评为“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省仅3个。

全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福田区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筑牢坚实的后盾。福田区公办幼儿园全额生均拨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远高于省定标准,2023年在全市率先出台《福田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生均补助标准提高至6000元/生/年。

全面保障教育用地扩容。福田区善谋善为,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式,城市更新、产业布局到哪里,教育就跟进配套到哪里。福田区开展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及布局规划研究,落实小区配套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五个同步”要求,持续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2020-2023年,该区新改扩建幼儿园31所,新增学前教育优质学位7740座,彻底扭转了“入园难”的局面。



全面保障优质师资引进。福田区聚焦高水平幼教人才,打造教育人才强磁场。福田区在2023年招聘63名园长、副园长、教研员;与国内高水平师范院校合作,赴外定点招聘12名学前教育硕士学历应届毕业生;2024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8名专业出身、硕士学历幼小衔接教研员,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多措并举

破解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难题

福田区是人口高密度的大城市中心城区,以全市4%的面积,承载全市12.4%的人口。面对大班额、生均室外游戏场地、生均幼儿活动用房、生均建筑面积不足等难题,该区采取系统规划、对内挖潜、向外扩展等方法全力破解,保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破解“大班额”难题。福田区创新采用装配式技术建设8所高科技预制幼儿园,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小块闲置用地,将建设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加快民转公步伐,促进56所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共供给18720座优质学位。综合采用片区联动、调配学位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入读需求等措施。



▲福田区第二幼儿园爱华分园是高科技预制园,也是幼儿的梦想城堡

破解“生均面积不足”难题。充分利用架空层、楼道、楼顶等空间,增加多功能、多用途综合性活动用房,合理增设户外游戏场地。2023年开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项目建设,10所幼儿园项目总投资拟定1亿元,区财政统筹保障。联合各街道社区提供足球场、公园等,解决“生均面积不足”等问题。

破解教师工资待遇差距难题。2023年福田区全市率先提高民办普惠园生均补助标准至每生每年6000元,其中60%用于教职工工资发放,教师工资不低于全市职工最低工资的3倍。符合条件的普惠园教师可额外领取每月500—1000元的教师补助,申领最高每月3000元的从教津贴。2024年向幼儿园提供200套房源,解决400余位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内涵发展

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激发内驱力

福田区高度重视幼儿园内涵发展,以建设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为契机,通过高质量研修、课程建设、多层次教研、协同共育等系列行动,推动区域保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专业赋能,打造专家型研究团队。福田区率先成立学前教育发展中心,组建由园长、教学园长、教研员为主体的中心教研组。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建立专家智库,形成“专家智库—学前中心—名园长—教科研骨干”专家型研究团队。组建实验区指导组与五大领域专家组,指导领域教研质量提升行动。

成立研究共同体,建设质量提升试验区。福田区成立自主游戏、有效观察等七大研究共同体,以“高校高位引领—区级牵头推进—‘实验园+参与园’基层实践”为架构,强化教科研专业引领。目前已开展11场工作坊活动和122场讲座研讨,近5年,福田区共立项217项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在全省全市推广应用。



健全教研体系,区域教研提质增效。福田区形成了“1个区级+17个学区+N所幼儿园”的教研组织架构,实现三级教研指导网络全覆盖。区级教研员导学、17所学区中心园领学、N所幼儿园互学,17所中心园开展24场高质量发展研修活动,惠及3000余名教师。



乐教善教,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福田区完善教师引培管育体制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架子、竖梯子,助力青年教师踏上成长快车道。福田区获得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24年深圳市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6人参加市赛,6人全部获奖,其中2人获一等奖(1人获一等奖第一名),4人获二等奖。



学前教育共同体

打造高质量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福田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质量监测等方式,让“福娃”们从“有学上”到“好上学”“上好学”。广东省首批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中,福田区成功立项3个共同体,覆盖39所幼儿园。

集团化办学,实现幼儿园优质发展。福田区创建5个幼教集团,以集团化办学实现幼儿园优质发展。构建广覆盖、高质量、共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集团内中层人员轮岗、教师师徒结对、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培育向善向上、和而不同、一园一品的集团文化。



学区化治理,推动幼儿园协同发展。福田区共成立17个学区,根据优质资源合理分布,将辖区内不同类型的公民办幼儿园组建成学区,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开展百园扶百园专项行动,结对帮扶28所薄弱园,受益儿童超6000人。与10所原市属公办园签订合作办园协议,将25所区属公办园委托管理,发挥优质公办园引领示范作用。



质量监测,助力幼儿园内涵发展。福田区成立区级监测工作小组,聘请57名学前保育教育监测专家并联合高校,通过幼儿园自我评估监测+区域第三方评估监测+研训提升的方式对20家试点园开展监测。组建幼儿园自我评估研究共同体,与浙江师范大学李克建团队深度合作,合力打造评估系统,形成常态化自我评估机制。



奋进正当时,逐梦再出发。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区,福田区将以此为新起点,加速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体系,让每一名幼儿更快乐健康,让每一名教师专业成长,让每一所幼儿园更温暖优质,持续擦亮“首善教育、幸福福田”的品牌。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通讯员 刘长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