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一个老牌商场——蓝岛大厦即将开展硬件改造升级和业态结构调整。今年,随着地铁17号线南北贯通,蓝岛大厦将拥有更大区位优势。同时,作为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二期的关键节点,“三十而立”的蓝岛大厦将焕发新活力。
蓝岛大厦紧邻朝外THE BOX。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蓝岛大厦仍正常营业,升级改造具体时间尚不清楚
说起蓝岛大厦,很多人并不陌生。在繁华的朝外大街,蓝岛大厦曾是地标性建筑,地上八层、地下两层,这个朝阳区占地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今天(2月11日)14时,记者来到蓝岛大厦,商场内顾客并不多,售货员们热情地招呼着生意。商场一层主要销售金饰、玉饰及服装,此外还有一些餐厅和咖啡馆,生意相对红火些。二层至五层销售男士服装、女士服装、运动鞋、床上用品等,生意相对冷清。记者走访发现,顾客以长者居多。
2月11日下午,蓝岛大厦内,顾客并不多。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我今天来买一套床上用品,在孩子们家里用过,用着挺舒服,今天来现场买。”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蓝岛大厦是她最熟悉的商场之一,“以前定位还挺时尚的,虽然这些年有些跟不上潮流,但我还是喜欢在这里买一些家常用品。”
记者注意到,蓝岛大厦一层的会员中心于去年底公布了商场即将进行施工改造的通知,并提示市民在去年12月31日以前到店消费蓝岛有效预付卡(B卡)内的余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尚不清楚升级改造的具体时间。”
老商场承载历史记忆,曾是朝阳区占地面积最大购物中心
蓝岛大厦于1993年开业,是北京市朝阳区属商业购物中心,承载着一代北京人的时代记忆。直到今天,在商场一层的一个区域,仍展示着商场所在的区域往昔样貌。
《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在1936年北京寺庙登记中,记载着一座名为广济庵的寺庙,它位于朝外大街162号,差不多是现在蓝岛大厦的位置。1978年,位于东大桥西南角的东大桥百货商场开张。1993年1月18日,蓝岛大厦正式开门迎客。
值得一提的是,广济庵院内的古槐,如今仍在蓝岛大厦北侧茁壮生长,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这座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2.4万平方米的百货商场,曾是朝阳区占地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随着时代发展,蓝岛大厦周边涌现出众多新兴商场,西边的悠唐购物中心,南边的世贸天阶、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北边的三里屯……随着新型购物中心和新商圈出现,蓝岛大厦日渐冷清。
将开展硬件改造升级、业态结构调整
今年,老牌商场将再次启动升级。朝阳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蓝岛大厦是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二期工程中的关键点位,将开展硬件改造升级、业态结构调整,从而推动消费模式转型。
按照规划,地铁6号线、17号线、22号线和28号线将在蓝岛大厦附近交会,东大桥站也将成为全市首个“四线换乘”枢纽。今年,随着地铁17号线南北贯通,蓝岛大厦将拥有更大区位优势。
此前,朝外大街于2021年启动街区更新,共分三期,对产业、商业、建筑空间及城市景观联动改造。一期工程主打“年轻力”,目前已经完工。
2025年,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二期工程将启动,改造范围北起工体南路,南至日坛北路,西至外交部南街,东至工人体育场东路-东大桥路,改造面积约12.5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将延续一期“年轻力”的主基调,对丰联广场、泛利大厦、昆泰嘉华酒店周边及昆泰国际商业街等区域的商业、建筑空间、城市景观进行全面升级。
同时,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二期工程还将提升沿街景观风貌、优化步行动线、扩展商业空间,着力塑造慢行友好、骑行友好、业态多样、活力独具的烟火街道场景,打造以街道及公共空间引领的片区更新示范。
未来,“三十而立”的蓝岛大厦将结合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改造升级,打造商业消费新地标、新场景,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展,焕发新的商业生机与活力。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