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很热闹,马斯克一边喊着有人想让自己挂掉,一边去翻美国各大机构的旧账。根据翻出来的账本,美国国际开发署给予BBC等西方媒体大笔经费,用于意识形态领域输出。简单来说,就是让那些媒体去抹黑博弈对手。过去很多年,BBC等媒体很少描述中国的正面形象。大家可能纳闷,既然那些媒体是为美国利益服务,马斯克为啥要砍他们的经费?

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利益竞争。除了科技大亨,马斯克还是传媒大亨。他是“X(原推特)”的老板,属于新媒体领域,和传统媒介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关系。如果传统媒介完犊子,新媒体的影响力无疑会更大。

其二,宿怨。那些媒体主要为民主党服务,看不惯特朗普,现在马斯克又和特朗普绑定在一起。马斯克和民主党大佬很不对付。近期马斯克在彼得·阿蒂亚博士的播客中表示:“我与南希·佩洛西的关系非常糟糕。这件事发生在14年前,当时我和南希·佩洛西有些朋友一起聚餐,我们在旧金山的一家餐厅里吃饭。我们吃完饭后,我看到南希·佩洛西的丈夫走进了餐厅。我出于礼貌跟他说‘嗨’,没想到他连头都不抬,就这样走开了。后来我问南希·佩洛西发生了什么,她说‘哦,他们不喜欢你。’我说‘为什么?’她说‘我不知道’。从那以后,他们的丈夫再也没有和我打招呼过,南希·佩洛西也没有。哦,对了,我差点忘了,还有克林顿夫妇,她和她的丈夫也非常讨厌我。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和南希·佩洛西的关系吧。克林顿夫妇卸任总统17年,身家2.4亿美元。奥巴马夫妇卸任总统9年,身家1.5亿美元。搞什么鬼?他们是怎么发财的?我觉得应该对这些财富来源进行透明调查。”这段话,相当于把民主党大佬扒拉了一遍,把克林顿、奥巴马、佩洛西得罪一遍。

日子不太好过的美国媒体,最近整出来一个较为诡异的话题。美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晨间咨询”搞了全球领导人支持率调查。

“晨间咨询”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知名分析和民调机构,其调查结果经常被《纽约时报》、《彭博社》、《金融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广泛引用,同时也为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这个调查一看就不怎么靠谱。因为所谓的全球领导人支持率,基本上是难以调查准确。朝鲜领导人支持率是多少?沙特领导人支持率是多少?非洲那些不太平的国家领导人支持率是多少?根本无法调查准确。

当然调查的结果也不怎么靠谱。按照他们公布的数据,前三名分别是:

印度总理莫迪,支持率为75%,高居全球榜首;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支持率为66%,位居全球第二;

阿根廷总统米莱,支持率为65%,位居全球第三位。


之所以说不太靠谱,是因为去年印度大选时,美国媒体还在渲染莫迪支持率下降。他们之所以要说莫迪、米莱等人全球支持率位居前三,唯一的解释就是,美国舆论界现在要吹捧三位政客,他们分别代表印度、墨西哥与阿根廷。

为啥要吹捧印度和莫迪?

在美国的棋盘里,印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美博弈的背景下,美国想把产业链迁往他国,印度和墨西哥分别是潜在的承接方。另外美国希望印度和中国对抗,成为中美博弈的炮灰。印度那边,也想利用美国发展自身经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推动的印太战略,本质上就是推动印度和中国搞对抗,洞朗对峙、加勒万河谷对峙,都是那时发生的事儿。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中印关系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大。

美国媒体这时候吹捧莫迪是世界上支持率最高的领导人,其实相当于讨好特朗普。毕竟特朗普和莫迪之间,相互拍马屁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墨西哥那边,其实特朗普一直比较纠结。墨西哥离美国很近,美国大部分非法移民都是从墨西哥过境美国。特朗普和他代表的阶层不喜欢非法移民。但与此同时,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量也很大。墨西哥人吃苦耐劳,美国的很多低端行业,都是墨西哥人在做;美国很多廉价商品也来自墨西哥。不过就特朗普本人来说,和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样,经常和她打嘴炮。

美国媒体吹捧克劳迪娅,其实相当于提醒特朗普,不要在墨西哥问题上做得太绝。

至于米莱,那更容易理解了,他很亲美。当然整个地球村,亲美的政客很多,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然而如米莱那般,公开表态且极端亲美的政客并不多。而且米莱也挺有意思,不论是之前的拜登,还是现在的特朗普,都能处得来。他和马斯克关系很不错,据说两人很多观点较为接近。

大致分析一下,美国媒体搞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是在试探特朗普的反应,尝试着寻找与特朗普的共同利益点。只有找到和特朗普的共同利益点,美国媒体的日子才能更加滋润。这个问题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舆论依赖于政治。

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是公平而自由,实际上这很难达到,因为舆论本身也需要生存资源。而几乎所有国家,大部分生存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很多人认为,美国舆论不受政府立场左右;然而当马斯克的改革触及到传媒的利益之后,从美国媒体的反应来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