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歼-20从正式首飞到服役,从小批量生产到大批量下线,正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全世界产量最大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将F-22远远甩在后面。

一款战斗机从开始研制到开足马力量产,其时间跨度可能要超过30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光辉”战斗机,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结果“光辉”战斗机的年产量依然很有限。当年歼-20首飞的时候,美国虽然感到紧张,但并没有感到绝望,因为在美国人的认知里,当时中国连第四代战斗机都没搞利索,歼-20就算服役了,肯定也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改进,想要大批量生产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可美国人很快就乐观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歼-20的数量正以他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最近据美国媒体报道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裁吉姆泰克莱特在一场与军方的会议上表示,2023年,F-35的交付数量只有98架,2024年为110架,而中国的歼-20在2024年的生产数量则超过了100架。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一年的五代机生产数量,已经几乎相当于整个西方的五代机生产数量了,目前整个西方只有F-35一款五代机在量产,并且是集整个西方之力,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参与了F-35的研发与生产,而歼-20则完全由中国自己研发生产。

更重要的是,2024年F-35虽然交付了110架,但是需要分摊给多个西方国家,留给美军自己的可能只有60架左右,而歼-20目前无论下线多少架,全部都是交给解放军来使用。也就是说,目前解放军每年增加的五代机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军增加的五代机数量,与整个西方基本相当。考虑到2025年沈飞的歼-35大概率也会开始量产了,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增大。



其实歼-20进入大批量生产状态,外界早就嗅到了蛛丝马迹。比如歼-10的生产线转移到了贵飞,“枭龙”战斗机也开始全部由巴基斯坦来组装生产。而随着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之后,完全没有生产瓶颈的歼-20,年产量破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可靠性的问题,目前看来也已经完全解决了,歼-20虽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但是从中国近几年的军火出口情况来看,中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远程空对空导弹、涡扇发动机、新型头盔显示系统、玻璃化座舱技术都已经完全成熟了,已经白菜化到了能够随意出口的程度,歼-20上面已经不存在任何不可靠的设备了,所以中国才有底气向六代机发起冲击,五代机我们已经彻底摸透了。

相比之下,美国的F-35虽然服役时间早,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原计划2023年就要升级到TR-3标准(第三阶段技术升级),包括提升处理器计算能力、换装新型电子战系统,但是因为技术问题迟迟未能实现,这导致大批量F-35被美军拒收,后来美国军方虽然开始重新接收新下线的F-35,但这些战机依然未能完成升级,不具备完整战斗力。

另外,受制于中国开始对各种关键材料进行出口管制,F-35的价格也出现了波动,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原材料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F-35的产能。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F-35的产量逐渐被歼-20追上了。而且歼-20是双发第五代战斗机,无论是即战力、升级潜力都远远优于F-35这样的单发战斗机,在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装备歼-20的一方所拥有的战斗力,必然要远强于装备F-35的另一方。



而且从中国官方的一些报道来看,2024年歼-20的交付数量恐怕比美国估算的还高。根据官媒在2024年的公开报道,歼-20飞行教官的压力非常大,前来学习驾驶歼-20的飞行员,有的之前飞三代机,有的甚至是飞二代机的。

按照目前主流的五代机划分法,歼-20是五代机,歼-16与歼-10是四代机,拥有完整航电系统的歼-8II是三代机,突出高空高速飞行能力的歼-7则是二代机。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四代机划分方法,歼-20是四代机,歼-16与歼-10是三代机,歼-8和歼-7则是二代机。不管官方报道里用的是哪一代的划分方法,总之都有歼-7飞行员被直接拉去开五代机了。

为什么需要歼-7飞行员去开五代机呢?因为空军人手不够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空军有多支部队换装苏-27战斗机,30年后这批中国最早的四代机开始退役了,原先装备苏-27的部队需要更换新飞机。此外,最早的一批歼-10战斗机,也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导致机体寿命消耗太快,如今也到了开始退役的时候了。可是仅仅是这些退役四代机的数量,完全跟不上歼-20的产量,因为有不少部队将早期四代机退役后,直接换装成歼-16与歼-10C了,留给歼-20的四代机飞行员不够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原先飞歼-7、歼-8的飞行员,也在战斗机退役后,直接跨级别去驾驶歼-20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歼-20的下线速度太快了,快到四代机飞行员都不太够用了,不少原先装备三代机、二代机的部队直接“鸟枪换炮”了。

从驾驶难度来看,飞惯了歼-7的飞行员,改去飞歼-20,可能会感到更容易。因为歼-7是简单的液压操控系统,驾驶飞机做机动是一个体力活,而歼-20则是最新的数字化电传飞控,驾驶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这就好比一个司机过去驾驶的是手动换挡的拖拉机,现在直接驾驶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自动挡电动汽车,难度降低了不止一个等级。

可是歼-20驾驶起来容易,想要熟练驾驭就很难了,各种复杂的系统以及更全面的性能,让歼-20的飞行员不仅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还需要具备更专业的更全面的知识,了解更多先进设备的运行原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歼-20的战斗力。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歼-20产量的快速提高,歼-7与歼-8将在几年内全部退役,甚至连歼-11A和歼-10A都开始陆续退役了,而歼-11B则开始现代化升级,通过换装新型雷达与空对空导弹,进化为四代半战斗机。2030年之前,中国空军就极有可能进化成一支以四代半战斗机为主力,辅以相当数量五代机的现代化空军,装备质量甚至要超过美国空军。



美国那边,F-22已经停产多年,如今只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进行升级,但是受制于研发年代较早以及机体尺寸相对有限,性能继续提升的潜力相当有限,就等着过几年陆续退役了。至于四代半战斗机,被美国空军寄予厚望的F-15EX,因为波音公司的生产质量问题,如今服役数量可能跟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差不多,美国空军目前的主力就是上千架机龄超过30年的F-15与F-16战斗机,再加上几百架F-35A,算来算去,未来真正能够挑大梁的,其实就是这几百架F-35A了,剩下的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等着退役了。

到2030年,美国空军可是就是几百架强行延寿的老掉牙四代机,加上一定数量赶鸭子上架的F-15EX,再加上近千架F-35A,从装备构成、战斗力角度来看,美国空军的制空能力都远远不如解放军,更不要说如今解放军飞行员每年的飞行训练时间,已经开始超过美军飞行员了。

更重要的是,即便美国现在强行增加F-35的采购数量,也难以扭转颓势。因为F-35更适合当一个“二当家”,你让它在本方掌握制空权之后,扫荡敌方残余战斗机,并对地面目标发起精确打击,那F-35绝对能够完成的漂漂亮亮。可若是让F-35扮演“老大”角色,那就是“强机所难”了,因为F-35本来就是以空优战斗机的标准设计的,美国军方对它的定位是多用途飞机,经常要干A-10、AV-8B、F-16C/D的活,也就是对地攻击、反舰、压制敌方防空阵地,F-35有空战能力,但只是在面对四代机的时候够用,面对五代机就不够看了。



美国空军以F-35为主力,代价就是截击、近距离格斗、超视距空战能力全面退化。F-35虽然拥有出色的隐身性能,但是速度的劣势导致F-35无法长时间以超音速飞行,这在超视距空战的时候相当致命。当歼-20以超音速巡航状态发现敌机后,就能立即向目标发射霹雳-15空对空导弹,由于当时歼-20是超音速飞行状态,此时赋予霹雳-15的动能更大,能够有效提升霹雳-15的射程。反观只能以亚音速巡航的F-35,在发现敌机后只能重新加速,而拙劣的超音速加速性能,导致F-35从亚音速加速到1.5马赫所需的时间可能长达半分钟,这半分钟已经足够霹雳-15从100千米外飞到导弹自主导引阶段了,此时F-35才刚刚完成导弹发射,就要准备规避霹雳-15的攻击了。

如果F-35放弃加速,直接在亚音速状态发射导弹,那么就无法赋予导弹足够的动能,此时导弹很难达到最大射程,可能载机1.5马赫速度发射的时候能打100千米,亚音速飞行的时候发射,可能就只能打70千米了。

所以F-35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也只能欺负欺负四代机,面对五代机就很难占到便宜了。原本美军还能安慰自己“F-35拥有数量优势”,可随着歼-20年产量破百,美军最后一点心理安慰也没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