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国胜
●超八成职业本科高校录取分数线高于当地普通本科最低投档线;
●职业本科生生源,普高生源占比约为76%,中职生占比约为14%,专科生源约为10%;
●超60%的职业本科高校理论课占比超过实践课
●72.2%的职业本科高校认为教材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职业本科教育质量稳中向好,发挥了牵引作用,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这是来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职业本科教育的推进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得出的结论。
据该课题负责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介绍,为准确了解2019年试点以来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状况,课题组于2024年年底对目前51所已经招生的职业本科院校(公办校28所、民办校23所)的办学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
51所职业本科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学校不足40%,民办学校占比超过45%,其中近20%的学校由独立学院合并转设而来。“这样,学校间存在较大的质量差距,不仅体现在办学条件等硬件上,也体现在关键办学要素上。”曾天山说。
据课题组成员、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王雨馨介绍,课题用学生录取率、招生生源、用人单位满意度三个指标评估职业本科办学质量,结果显示,大多数院校办学水平较高:一是有42所学校录取率超过95%,其中有2所学校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少部分民办校录取率在85%以下。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学校录取分数线高于当地普通本科最低投档线。从区域分布来看,分数线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少数中西部地区学校分数线较低。二是生源结构中,普高生源占比约为76%,中职生占比约为14%,专科生源约为10%。三是平均就业率为83%,有72.5%的受访学生表示满意,有13所学校获得“非常满意”评价。
调查发现,51所职业本科院校平均开设的本科专业数量为18门,涉及19个专业大类。一是专业设置适配先进产业。选择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区域产业能力较强。二是东部发达地区专业精准度较高。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发展需求设置16个本科专业,形成“专业群—产业链”深度对接的协同模式,产教融合优势突出。
“同时,专业设置存在两极分化和需求脱节的问题。”王雨馨发现,主要体现在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体现在企业用人满意度和就业匹配度方面,企业用人选择“非常满意”的学校数量较少,仅占19.4%,学生的就业意向与专业匹配“非常满意”的仅有25%。
调研显示,职业本科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呈现梯度分布,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呈现区域差异化特征,有13所院校实践课时占比超过理论课,18所院校两类课时基本均衡,20所院校理论课比重较高。东部地区和部分公办院校实践课比例较高,体现出产业发展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反映出职业本科院校能够适应产业发展,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但仍有部分院校的理论教学的比重大,理论课占比超过实践课的受访学校超过60%。
调查显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呈现出“橄榄型”结构,以硕士学位为主(50%左右),本科及以下(20%左右)和博士学位占比相对较低(30%左右)。外聘教师的来源呈现出地区性差异,部分学校外聘教师主要来自企业,尤其在华北地区的院校中较为常见,而在华东和华南等地区,聘任普通高校教师比例较高,实践经验有所不足。
调查发现,院校普遍采用企业顶岗实习和校内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企业顶岗实习的普及率达到100%,校内模拟实训的覆盖率为91.9%,而线上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率仅为64.9%。实训基地的合作形式以学校教师现场指导(94.6%)和培训与实践结合(86.5%)为主。企业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占比81.1%。
“但是,也存在产业资源利用不均衡、虚拟仿真与实训基地互补不足的问题。”王雨馨介绍,华东和华南地区院校在实训模式上表现出多样性和成熟度;民办院校更注重市场化运作,实训模式灵活,但在科研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度上有所局限。
调查结果显示,在公共基础课中,国家规划教材的使用率已达85%以上。在专业课程中,国规教材的使用率仅为44.4%。院校间教材使用情况差异较大,国规教材使用率参差不齐,专业教材资源配备更加齐全,新兴专业教材较少。教材形态方面,各院校主要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教材等新形态教材,整体使用率已达77.8%。一些学校在编写教材上进行了探索,如深圳职大、河北工业职大、南京工业职大等。有72.2%的学校反映教材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六字诀”对策和建议:在学校建设上按照“优”的标准引领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在专业设置上把握“准”的要求准确对接产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的导向推动理实一体化;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通”的原则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在实训基地建设上追求“真”的内涵要注重真实性和实效性;在教材建设上彰显“专”的特色突出动态技术知识逻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