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

全文如下↓


这次的《办法》的一大亮点是严查“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比如中考分流,孩子考上了中专,但家长想让孩子读高中名校,就通过“钞能力”借读,而原来的学籍挂靠在中专。

为了确保“人籍一致”,突出教育公平,现在学校将每学期至少核查一次学籍。

这也意味着,会避免因管理疏漏导致自闭症儿童学籍被遗漏或错误注销。

通过学籍系统标记的异常信息(如长期缺勤)排查辍学风险,学校和县级教育部门对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跟踪和劝返。


在教育部发布当天发布的新闻中总结:“《办法》做了六个方面的修定。”

其中第五个方面的修订,是“回应特殊学籍管理需求,对特殊教育学生等类型的学籍管理做出规定,为推进基础教育相关改革提供支撑。

让我们具体看看与自闭症家庭入学有关的条例:

1.

缓读、休学、留级…

处理个别情况更灵活

对于孩子要不要缓学,每个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会有自己的判断。

现《办法》规定:

缓学期限一般为一学年。

期满仍不能就学的,要重新申请。


“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凭学生有效身份证件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并在2个月内建立学籍档案。”——一旦在正规学校入学就读了,就必须建立学籍,且1人1号,终身不变。

入学后,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当然要经过专家评估后…


休学的话,和缓读差不多,申请期限不超过一年,修满后需重新办理申请。


留级、休学、缓读,可以更灵活地申请了!

2.

“凭证”享受上门送教服务

以及资源教室等更多帮扶

这次《办法》中的第十一条规定:


这意味着需要“凭证”——残疾证或其他相关材料,才能获得资源教室、送教上门等特需服务。

前不久我们写过一篇《》。

其中有18年特教经验的位于广东中山的张暖老师同样提到:

“2022年1月25日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发布后,每个学校都有专款专用的特殊教育津贴,用于建设资源教室、资源老师等融合资源,甚至和学校评定挂钩。如果你的孩子申请了随班就读学籍,或者是有残疾证的,就可以享受这些资源。如果家长没有特别提出,这笔钱往往就用到其他地方去了。要是大家都积极申请,三四千人的大校,一定有20个这样的学生,你说他会不重视吗?”

如果考虑办理,家长首先可以向街道了解随班就读学籍或残疾证是怎么申请的。再看这些支持是否已经落实到位:津贴是否到位、学校有没有资源老师,有没有资源教室。

如果没有,再了解学校有多少和自己一样的随班就读的特需学生,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和学校反映,联合起来推动这件事。

同样是第十一条中,对于无法到校的重度残疾儿童(包括部分自闭症儿童),《办法》明确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为其注册学籍,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可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要有学籍。


3.

转学更便利

若家庭因异地干预或教育资源调整需跨省迁移,可通过“一网通办”完成转学手续,减少证明材料提交的负担,不用跑来跑去,更方便了。


这次的《办法》,可以看见学籍的调整变得更灵活了,也更强调了学籍的重要性,其背后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细分,以此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以上提到的条款,会对你家孩子的入学和生活产生影响吗?

欢迎评论区说说。

编辑 | 心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