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举行了鹿城区首例遗体捐献者施林奎先生告别仪式,温医大工作人员及家属向遗体三鞠躬,做最后一次告别。简短而庄重的告别仪式以后,施老先生的遗体将捐赠给温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捐献的眼角膜将帮助患者重见光明。老人的名字也将刻在位于基安山陵园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留给世人纪念瞻仰。



施老先生出生于1947年3月,年轻时,曾参军服役于海军部队,也曾在浙江大学深造过,退休于温州市质量监督局。他一生好学、乐于助人,曾自主研发取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曾救过一位落水青年,并资助温大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


2023年,施老先生在得知身患绝症之后,就毅然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并和家人表达了自己捐献的意愿。今年1月底,施老先生在临终前夕,还不忘叮嘱亲属,务必尽早联系红十字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并捐献眼角膜,为他人送去光明。今年1月31日,施老先生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亲人们在悲痛之余实现了他的最后一桩心愿:家人遵其遗愿,为他办理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手续。


施老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行动传递自己的责任、善良与无私。如今,斯人已逝,施老先生的大爱之举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的生命。

“遗体捐献者是我们的‘大体老师’。没有临床的解剖是短命的,没有解剖的临床是致命的。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中,人体解剖学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解剖‘大体老师’才能直观地深刻地了解人体真实的结构。”温医大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外捐献遗体也会用于疑难疾病、罕见病的研究工作。”

目前,鹿城区已累计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6718人,已实现遗体及组织捐献34例,器官捐献7例。2024年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72人,实现遗体及组织捐献8例,创历史新高。

生命不曾远去,

大爱永留人间,

致敬每一位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愿意在逝世后无偿捐献器官、遗体、角膜、组织用于临床治疗、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公众,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完成登记:

一、可直接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我要登记”进行报名登记。

二、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登记。

三、可前往鹿城区红十字会(鹿城区广化桥路489号龙瑞大厦1幢7楼)进行现场登记;

四、对老弱病残和行动不便的申请者,可电话联系鹿城区红十字会(88131130)预约上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来源 鹿城区红十字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