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哪吒2》上映
许多朋友都被它的
魔性画风和热血剧情彻底征服
在这部传奇的动画里
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宝藏
它们穿越千年
悄悄地在银幕上“复活”啦!
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
是如何在剧中“搞事情”的!
结界兽
最受欢迎的当属结界兽!
这两个结界兽在电影中的身份不一般,是元始天尊送给太乙真人的礼物。 虽然他俩个头、智商都不是很高,但长相却十分幽默,能力也是有的,被广大网友赞称“遇到谁都能扛3秒”!!!
两个结界兽在现实生活中的来头也不小。
他们两个的原型来自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铜兽面和青铜鹰形铃。
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粗眉结界兽有着夸张的大粗眉、杏眼和蒜头鼻,这些特征与三星堆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面具的经典元素高度契合。比如,它的大“杏眼”设计,与三星堆青铜大面具的杏眼造型如出一辙。
卷鼻结界兽形象则综合了三星堆的青铜大面具、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兽面具和青铜鹰形铃等多种元素。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卷鼻结界兽的卷鼻子,这一设计与青铜鹰形铃的嘴部造型极为相似。
青铜大面具
青铜人头像
铜兽面
青铜鹰形铃
天元鼎
天元鼎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鼎文化。它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鼎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天元鼎是阐教的重要法宝,这意味着阐教在诸教中的崇高地位与无上权威。
龙纹扁足鼎 商
玉虚宫屋顶
在哪吒前往玉虚宫时,有一群仙鹤飞舞,其中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吻上。这一幕灵感源自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作《瑞鹤图》。
《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鹤在宫殿上方飞舞,最后有两只仙鹤停驻在宫殿鸱吻上的场景。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多塑造成龙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 赵佶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民安。
瑞鹤图 宋 赵佶
七色宝莲
太乙真人的法宝七色宝莲由一片片莲花瓣组成山峦的形状,与博山炉形如山峦的造型极为相似。
铜错金博山炉 西汉
太乙真人的“酒罐子”
在《哪吒1》也有大量文物形象出现。如 在哪吒出生时,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原型就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以黑彩为主,部分晚期彩陶开始使用红、黑两彩,几何纹是马家窑彩陶的主要装饰纹样,常见的有同心圆纹、涡旋纹、三角纹、带状网纹、锯齿纹等。动物纹样在马家窑早期较为常见,以鸟纹、蛙纹、鱼纹等为代表。人物纹相对较少,但极具艺术价值,如舞蹈纹和人面纹等。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彩陶中,变形纹样较多,如四大圆圈纹,圆圈内填以各种几何纹。
旋涡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涡纹彩陶瓮
饮酒器觚和乐器铙
在李靖夫妇为哪吒举办的三岁生辰宴会上,出现了饮酒器觚和乐器铙。
陶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较为流行。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商周时代流行,西周后逐渐消失。觚是一种常见的饮酒器具,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
青铜觚 商
父乙铜觚 西周早期
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通常由青铜铸造,形状类似铃,开口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以安装把手。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编组使用。
象纹铜铙 商·越
在商代,铙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是沟通人与神、生者与祖先的重要媒介。《说文》、《周礼》中也有关于铙作退军指示用器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乐队的弹奏画面与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鼓乐吹笙的场面也是十分相似。
除了在《哪吒》
有这些令人惊喜的文物元素
在其他热门影视作品里
也有不少文物出现
为剧情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如去年的爆款电视剧
《唐朝诡事录2》
就贡献了不少“文物”名场面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图片来自文博圈图库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印文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公文用印,上书用印,书简用印,具体有“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令”、“密”。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印章确如剧中介绍有一小小缺口。
图片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微博
独孤信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这是因为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称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为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称为元贞皇后。因此他连续做了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而这枚组印也被大家戏称“中国第一老丈人的名片”。
鸳鸯莲瓣纹金碗
图片来自文博圈图库
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只,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
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
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图片来自文博圈图库
1970年,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属唐代金银器。香囊外壁银质,呈圆球形,通体镂空,雕有葡萄花鸟纹。平均分割的两个半球可以开合,内置半球形金香盂,顶部装有链条便于随身佩挂。
香囊的持平装置经过了科学设计,使其无论如何转动,内部的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且其中香料不会洒落。整器玲珑剔透、灵活自如、华美繁丽,展现出唐代巧夺天工的匠人技艺。
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图片来自文博圈图库
金银平脱是唐代器物装饰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把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上,然后髹漆打磨,使纹片与漆面平齐,突显出漆地上的金银图案,以取得华丽夺目的艺术效果。
此镜以4只口衔绶带、昂首展翅的鸾鸟为主题纹饰,四周以金丝同心结环绕,贴饰花叶形银片。鸾鸟自古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吉祥鸟,“绶”与“寿”谐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如今有许多文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影视剧中大放异彩,焕发生机。它们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偶然的一瞥。相信大家在追剧、观影的过程中,一定也有不少关于文物的有趣发现。
来源:文博圈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