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隧道于1988年12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曾经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隧道位于韶关市西北坪石至乐昌间的京广铁路衡广复线上,自北向南穿越大瑶山,全长14.3公里。
张滩站位于大瑶山隧道南头8公里,京广铁路与京广高铁交汇处。站内共有上下行4条股道,张滩信号工区有老、中、青年8名职工驻守。春运期间,每天250多趟南来北往的旅客列车穿越大瑶山隧道。
即将满60岁的广铁集团广州电务段张滩信号工区信号工黄志行,日常负责道岔、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区段等信号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凌晨2时,黄志行身穿厚棉衣棉裤,提起笨重的工具箱走到工区门前,大嗓门藏“细心话”:“上下行股道无车,可以上道。”
工友们紧接着有序步入铁路通道铁门旁,沿着蜿蜒的铁轨开始养护作业。黄志行干起活来还是和年轻人一样雷厉风行,动作麻利。他熟练地拧直型叉头、卸鼓形销,利索地掏出工具。他半蹲在路基旁边,仔细标记垫片的位置,接着拿起一把开口扳手,拧紧豁口,找到合适的角度垫隔在套筒上,“砰砰”,钢套好了。黄志行紧接着俯下身,调整蹲姿,对着头灯照射的角度,打开转辙机箱盒,依靠缝隙微弱亮光,来回操纵着道岔。现场每分每秒都很珍贵。道岔调试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精度要求非常高。凌晨5时,工友们回到工区,脱掉厚重的外套,尽管略显疲惫,但脸上的笑容却透露出对工作的执着。
2000年,黄志行主动请缨来到张滩信号工区,身为“老铁路”,今年3月就要退休了。25年,工区就像一个带着故事的“老伙伴”,历经岁月洗礼,见证着铁路的变化。工友们结束一晚的忙碌进入梦乡时,黄志行还在忙碌着白天工作计划。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邓智云 胡靖)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