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库尔斯克地区能见度急剧下降,战场态势出现转折。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许,乌克兰武装部队出动约50辆装甲车组成的机械化部队,从科尔马科夫农场发起大规模突击行动。装甲部队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主力沿38K-028公路向乌拉诺克方向推进,同时派遣一支偏师经由支线道路攻向科诺佩尔卡村,形成多点突破之势。
装甲集群抵达切尔卡瑟科诺佩尔卡附近时,指挥部果断下令分兵两路:主力部队继续沿既定路线挺进乌拉诺克,另一支突击队则对切尔卡瑟发起猛攻。这一战术安排充分利用当地地形特点和雾天掩护,提升突袭效果。乌军选择在能见度最低的清晨时分发起进攻,装甲部队的履带声被浓雾所掩盖,降低被提前发现的风险。
战斗持续至当日13时达到最激烈程度,乌军调集一个机械化步兵连的兵力,在装甲车火力支援下,同时从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对切尔卡瑟村发起强攻。突击部队采取波次进攻战术,保持持续的压制效果,又避免过早暴露主力部队。装甲车群与步兵密切配合,装甲车负责压制敌方火力点,步兵则利用地形逐屋清剿,展现出高度的战术协同能力。
在整个进攻过程中,乌军特种侦察分队在前方开路,为装甲部队提供实时战场情报,确保突击路线的安全。工兵分队随时准备排除路障和地雷,保证装甲集群的机动性。后勤保障车队紧随其后,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弹药补给和技术支援,构建起完整的战场支援体系。
俄军对乌军的突袭行动作出迅速反应。雷达监测站第一时间发现装甲车集群的异常动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空部队调整雷达扫描频率,克服雾天干扰,为精确打击提供目标数据。俄军指挥部随即下令,调动预备队前往增援,同时发动无人机编队执行反制任务。
大批侦察和攻击型无人机升空后,采取双管齐下的战术:一方面对准备进攻定居点的乌军装甲车实施精确打击,另一方面深入乌军后方,对其补给线和预备队发起袭扰。俄军火炮阵地开始对乌军可能的集结区域实施火力覆盖,阻断其增援通道。
应对危急战况,俄军火速调遣阿赫马特特种部队哈迪斯分队赶赴前线。这支特种部队以其出色的城镇战和反装甲作战能力著称,其投入战斗增强俄军的反击实力。特种部队采用小组作战方式,灵活机动,专门针对乌军装甲车的薄弱环节实施打击,遏制乌军的进攻势头。
莫斯科时间14时,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宣布成功击退乌军全部进攻,重新控制相关居民区。战报列举乌军损失:6辆主战坦克、3辆扫雷车、3辆步兵战车和14辆装甲运输车被击毁。
2月7日上午,乌军再次发起攻势,成功占领法纳西耶夫卡村大部分区域,并重新突入切尔卡瑟。这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战略意图明确:控制切尔卡瑟至乌拉诺克防线,打通通往普列霍沃和库里洛夫卡俄军后方的通道,以此遏制俄军向格沃和库里洛夫卡推进的态势。更深层的战略考量是确保苏贾的战略纵深,减轻H7高速公路后勤补给线所受的火力威胁。
随着战事的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军事态势愈发。乌军此次行动在战术层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双方在该区域的军事部署和战术调整,将对整个战区的局势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