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之一。以教育公平为主旋律,让教育成果惠及每一位残疾人,应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让公共政策在残疾人教育中更好发挥资源分配、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观念引导等关键作用。

残疾人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在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残疾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权是对他们基本人权的尊重。然而,残疾人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诸多挑战。

教育公平的理念源于人权与正义的理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每个人都应作为目的,而非仅是手段,这表明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发展的权利。教育作为实现个体潜能的重要手段,是这种权利的具体体现。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公约》都明确指出,教育是基本人权,任何人都不应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则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应当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支持,以弥补他们在竞争中天然的劣势。这种思路已被许多国家采纳,在公共政策中落实为倾向性支持,确保残疾人能够享有与普通人群相同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

在全球范围内,残疾人在教育中面临的障碍主要包括物质、制度和文化三方面。物质障碍方面,许多学校仍缺乏无障碍设施,或是辅助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度障碍方面,不少学校和教师缺乏包容性教育的意识和方法,导致残疾学生被排斥或被动接受与其需求不匹配的教育;文化障碍则体现在社会偏见和歧视,部分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群体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认为他们不需要教育,从而形成了隐性的心理壁垒,使得残疾人难以融入教育环境。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视力障碍学生在重庆市南山植物园轻轻触摸花朵、闻花香。新华社记者 黄伟摄

发挥公共政策的关键作用

在中国,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近年来《“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相继出台,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公共政策在残疾人教育中发挥了资源分配、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观念引导等关键作用。

资源分配方面,政府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确保残疾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环境。例如,许多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了额外的辅导课程和特殊教育设备,并在入学招生中适当增加残疾学生的录取率。此外,一些地区还为残疾学生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和职业发展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体制的改革方面,包容性教育模式的推广成为主流趋势。许多国家的政策已从“分离的特殊教育”向“融合的包容性教育”转变。在中国,一些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学生入学,并根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增加特教教师的配备,为残疾学生营造更具包容性的学习氛围。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让残疾学生能够享受正常的校园生活,还促进了普通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接纳。

社会观念的引导方面,公共政策通过立法和宣传,鼓励全社会对残疾人教育公平的关注。比如在公众活动中强调残疾人教育权的重要性,通过公益广告和政策宣导,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同时,政策也鼓励用人单位雇佣接受过教育的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公共政策优化的几个方面

尽管公共政策在残疾人教育公平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挑战。为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教育公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应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政府需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各地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合格,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此外,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如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设计适用于残疾学生的学习设备,提供电子教材、语音辅助等多样化的学习工具,最大限度降低残疾学生的学习障碍。

其次,要推动包容性教育体系的制度化,让残疾学生融入普通学校。政府可推动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确保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体系中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并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包容性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同时,政策需引导并激励普通学校接纳残疾学生,例如通过绩效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学校建设包容性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特教教师的培养和支持。残疾人教育需要专业的特教教师,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心理辅导和教学适应能力。政府应加强特教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待遇和福利,改善特教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特教领域。

最后,建立健全政策监督和反馈机制。残疾人教育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单一的评估指标难以全面反映政策实施情况。如何科学、系统地评估残疾人教育政策效果,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难点。政府应定期对残疾人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通过政策评估发现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政策。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残疾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作者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