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的背景下,吉利汽车跑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近日,亮相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并出现在央视镜头下的吉利醇氢汽车,收获了一大波关注。其可加醇、可加油、可充电的新形式,为汽车产业跨越汽油时代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从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采用甲醇燃料点燃,到今年亚冬会启用醇氢汽车提供保障服务,绿色甲醇在国际重要赛事的频繁出现,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醇氢电动产业获得了国际性认可,正从案例示范逐步跨越到规模化运营。醇氢电动新生态的春风,吹进了现实。

甲醇经济是新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高速增长之下,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形成纯电、混动、燃料电动汽车等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虽然电力将日益取代石油成为路面交通的主要能源,但可再生燃料中包括甲醇等氢基燃料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中国石化“十五五”规划启动会暨宏观形势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他认为,甲醇经济是新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新能源供应链的稳定与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机械工程专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倪维斗认为:“甲醇是一种新的能源形式,要达到‘双碳’目标,甲醇是很重要的绿色能源,肯定要大力推广、大规模地应用起来。”

李书福表示:“甲醇经济的可行性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及产业界的充分论证,在各级政府和业界的努力下,我国已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甲醇经济的基础。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从能源小国走向能源大国,并实现从原油进口国转变成能源出口国,我认为在中国发展绿色甲醇能源完全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都应该为此有所作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少气、贫油”的情况,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同时,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年产能力超90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60%以上。

有业内资深专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发展醇氢汽车不仅能够利用我国甲醇能源储备的优势,还可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数据显示,假如2030年甲醇燃料在交通领域渗透率达15%,每年可减少原油进口1.2亿吨。

甲醇经济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近年来,吉利、中国重汽、陕汽重卡、一汽解放、凯博易控、潍柴和玉柴等商用车和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布局甲醇能源,在甲醇重卡及相关动力链领域开展深入探索。其中又以吉利汽车在甲醇经济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其向市场投放了吉利帝豪、吉利远程 M100 甲醇重卡、帝豪 GL 甲醇车、帝豪 GS 甲醇车等车型。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吉利成功开发包括甲醇乘用车、甲醇货车、甲醇客车等系列车型共20余款,涵盖了甲醇直驱、甲醇混动、甲醇增程等多个动力路线,已规模化运行近4万辆,累计行驶里程接近2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形成甲醇汽车核心专利300余项。

正在举办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中,吉利控股作为出行服务赞助商,共投入1250辆智能精品车来组成赛事保障服务车队,其中就包括350辆醇氢电混汽车。此前的1月16日,吉利还向哈尔滨交通集团交付1500辆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汽车作为网约车,实现可醇、可电、可增程。

醇氢汽车新称呼背后的能源路径改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吉利在近期的宣传中,改变了以往对甲醇汽车的称呼,称之为“醇氢汽车”,例如此次亮相亚冬会的是350辆醇氢电混汽车,而非350辆甲醇汽车。

二者有何区别?李书福在央视镜头下解释称:“以前我们叫甲醇汽车,甲醇是一个化学原料,过去的甲醇基本上都是用天然气或者煤炭,或者其他碳化石能源转化而来,所以叫甲醇汽车。现在我们把这个甲醇从碳化能源而来的路径改变了,我们要把这种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的能源转换成液体能源,这种液体能源就是甲醇,所以我们把这种甲醇称之为醇氢。所谓的醇氢,就是这个甲醇是氢的载体,这个甲醇就是氢气,只是把氢气变成了液体了。”

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既可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还能将风光电间歇不稳定的电能存储起来再利用,是能源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醇氢汽车是新一代电动汽车,它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比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

从甲醇汽车到醇氢汽车称呼的改变,离不开吉利的战略部署和技术突破。2025年1月,吉利围绕《台州宣言》发布了2030愿景“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其中就提到要为用户提供“可油可电可醇”的产品与灵活能源服务。

如今,在吉利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的加持下,吉利醇氢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甲醇和汽油两种燃料在同一燃料箱内灵活配比混合。据吉利方面透露,其将于今年内发布2款搭载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的全新产品。

“加甲醇,加汽油都可以,而且不是在另外一侧,而是在同一个口,这是我们几十年研究的科学成果。就像人一样,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鱼,也可以喝酒,也可以喝水。它也一样,可以加甲醇,也可以加汽油,也可以充电。”李书福称。吉利醇氢汽车加10升甲醇大概是20多元,基本上一升的价格在2.5元上下。这个价格相对油价(2月6日,92号汽油7.77元)来讲,每升便宜超过 5.2 元。

此外,吉利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采用全球首创的甲醇发动机、超低温冷启动技术,突破性实现甲醇燃料在零下40℃低温下的启动,发动机热效率也达到全球最高的48.15%。“醇氢电动技术将甲醇与电驱结合,实现长续航、能耗低,更适合北方极寒天气,同时还使得整车成本更低、排放更清洁。”汽车行业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认为,醇氢电混汽车是跨越汽油时代的最佳解决方案,吉利银河今年将推出5款全新新能源产品以及2款搭载全新一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

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布局醇氢生态

当然,醇氢汽车在当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甲醇加注站数量严重不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的甲醇加注站数量为519个‌,主要集中在重点区域和路线‌。但随着政策推动、资本看好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问题有望逐步解决。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建成4000个甲醇加注站‌,实现加甲醇像加油一样便捷。

截至目前,国家部委与各省市已出台近50个支持醇氢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例如,2024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提到,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2024年11月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醇氢电动生态也在资本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2024年内,吉利旗下醇氢科技完成两轮融资,估值已超15亿美元,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其加快市场布局及醇氢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生态链合作,发展基础实力。

吉利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吉利在甲醇领域已经深耕了20年,除了布局20余款车型之外,还在积极打造醇氢生态,以覆盖上下游。据悉,吉利协同生态伙伴一起打造了“制—运—储—用”的醇氢生态,目前已形成以醇氢汽车为核心,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2023年2月,吉利投资的全球首个可年产11万吨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在河南安阳投产。2024年10月,吉利在阿拉善布局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可以很好地保障车用能源的供应。2024年,吉利甲醇汽车已推广至12个省、40个城市,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3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醇氢电动技术的应用,是汽车产业和能源转型的连接点,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通过推广醇氢汽车引导和推动甲醇作为燃料的广泛应用和绿色化。”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