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姜昆、方清平、苗阜、王声、李金斗、石富宽、高晓攀。。。。。
五十位知名相声演员将在2025年2月15日齐聚深圳福田文体中心大剧院,展开为期三天的非遗相声大会!
以上这些人,随便拎出一个,那都是数以万计网友儿时的偶像,尤其是冯巩、姜昆,他们曾在春晚舞台上给观众带去了笑声!
50位知名相声演员,门票至少要比非知名相声演员开的小园子价格高吧?现实却是: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的门票是80元起,680元封顶!
花80元看明星,怎么想都划算,但截止到发稿日,距离非遗相声大会仅剩4天的情况下,这场活动还有很多门票没有售出,大麦网方面,三天演出的“想看人数”总数不超过200人!
这也就意味着:在观众心中,这几十位知名相声演员,甚至艺术家连80块都不值(看场电影都不止花这么多钱)!
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具体时间、售票情况、演出阵容曝光后,有网友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照每位艺术家3000元的费用(高铁费或者机票、酒店、伙食费)来计算,50人就是15万,而他们卖出去的门票只有200张,收入显然比支出多,这是一场亏本的演出!
当然了,主流相声演员和非主流相声演员的最大差别就体现在演出费用上:
主流相声演员是有基本工资的,外出演出还有补贴,不管门票卖的怎么样,演出效果如何都不影响他们的收入!
而非主流相声演员,包括德云社演员在内,没有基本工资,干一场有一场的费用,如果举办非遗相声大会的是郭德纲,当他发现“50人演出,车马费花了15万,却只卖出200张门票”时,就会叫停这类活动,不会有之后的第二届、第三届!
问题来了,姜昆、冯巩这都是曲艺赛道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什么他们没有票房号召力?
答案很简单:非遗相声也好,主流相声也罢,从事这类演出的演员不需要对演出效果、门票售卖情况负责,自然,他们就不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在创作上!
旱涝保收的好处是稳定,坏处就是容易让人躺平,甚至堕落!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他们听相声就是图一乐,不想被教育,更不会为了追星而掏腰包,你能逗笑我,我就买票,你若做不到,对不起,哪怕门票再便宜,我也不会买单!
2008年,相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非遗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相声也好,其他文化形式也罢,想要流传下去,就要迎合市场,根据观众的口味做出调整,而不是固步自封!
试想,如果非遗相声大会是50位艺术家自掏腰包举办的,以历届的售票情况来看,他们会举办第二届、第三届,乃至第六届吗?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保护了几十年的传统艺术更应该以商品的形式和观众见面,而不是由国家买单!
因此,80元的门票都卖不动,冯巩姜昆输的不是票房,而是非遗相声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