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引发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担忧。其治下的美国排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机制,推动化石燃料使用,削弱全球气候治理。在此情况下,中欧作为应对气候危机的主要力量,其合作显得愈发重要。当前全球变暖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中欧在清洁技术和绿色产业方面的合作空间巨大。双方应加强合作,并将合作扩展至第三方,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积极力量。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刘元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随着特朗普开启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人们普遍对全球合作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努力忧心忡忡。考虑到他在第一任期内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以及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言论,他很可能会在未来四年继续在气候问题上做出许多倒退的事情。
首先,美国已宣布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这将使该协定本就脆弱的效力进一步削弱。与此同时,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他不愿向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注资。另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担心,特朗普也会让美国退出该公约。这将进一步削弱人们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破坏本就十分有限的共识和合作基础,使全球气候治理陷入更大的信任赤字、资金赤字、治理赤字。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景更加黯淡。
第二,特朗普将继续为美国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开绿灯,美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将继续低迷。未来四年,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将大幅放宽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限制。可能的措施包括降低运行中的燃煤电厂排放要求,推迟退役时间表,以及放宽对新建燃煤电厂配备碳捕获技术设备的要求。特朗普的能源和气候政策并不优先考虑绿色低碳转型,而是片面强调美国低成本能源的安全。
第三,特朗普将设法阻碍拜登时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顺利实施。他极有可能利用总统的行政命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法案的效力,从而达到暂停或推迟某些内容实施的目的。该法案代表了上届美国政府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政策,而特朗普为其设障对美国和世界而言都是坏消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考虑到这些严峻的现实,作为应对气候危机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和欧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尽管多年来关于如何减少排放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未达到峰值,而是在继续上升,同时全球气温也在显著上升。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事关每一个关心人类未来的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024年的最新数据,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水平已经高出1.5℃,这表明工业化导致的气温上升速度比气候科学家先前认为的还要快。
第二,国际社会未来的“碳预算”即将耗尽。根据全球碳预算的最新数据,无论是将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下,还是控制在2℃以下,未来的碳预算都是有限的,很快就会耗尽。未来,全球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形成合力,以确保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
第三,中欧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对全球绿色转型的支持更加持久和坚定。考虑到碳预算和碳排放的现状、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危机的趋势,以及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大变数,中国与欧盟的合作自然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针对本届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欧盟委员会强调,欧盟拥有非常明确而有力的气候政策和目标,并采取了重要的立法措施和其他政策,以确保实现其2050年气候目标。在这方面,中国也坚定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中欧合作共创未来的机遇很多。
首先,中欧在清洁技术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正如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前主席阿代尔·特纳在2024年底访华时所指出的那样:鉴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欧洲应欢迎中国发展清洁技术、降低绿色能源成本带来的优势,接受中国企业在欧投资清洁技术。中国、英国和欧洲其他各国应在全方位的联系中寻求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解决方案。
其次,欧盟即将实施碳边界调整机制,中欧在高碳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合作尤为重要。如果中欧企业能够在相关产业链和高碳领域,特别是在双方关系密切的行业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尤其是在信息披露、碳核算、转型计划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那么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无论是应对气候危机,还是碳边界调整机制,都是一项系统工作。因此,中欧双方不仅要有企业参与,还应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在碳核算、信息披露、转型方案制定等方面加强对话与合作,特别是在碳信用认证方法和监管机制方面。
最后,中欧气候合作可以扩展到第三方,在更大范围内注入积极力量,为应对气候危机发挥更大作用。例如,中国和欧盟在制定可持续金融标准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目前已经有一些共享的分类目录,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多边层面,促进气候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创造。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risis aggravator"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唐文若
编辑:张钊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