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现在有一种观点:留守儿童是父母不愿意带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未经他人苦,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孩,他们却觉得,父母让孩子做留守儿童,其实就是不愿意带孩子。
确实,夫妻俩独自在外面打拼,能挣多点钱。可事实是,不带孩子在身边,两人也很自由。
到底是为了前者,还是后者,没有人敢确定。
在四川,一名爸爸跟女儿玩游戏,在小车后坐上你追我逐。
下一秒,爸爸和妈妈却突然开车离开了,而小女儿哭得撕心裂肺,画面让人忍不住心酸。
事情发生在四川的一村民家里,也到了回去上班的时间,爸爸和妈妈准备开车去广东了。
女儿并不知道这回事,依然和爸爸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也没有打算告诉女儿,所以小棉袄和爸爸在车上,车子旁边跑来跑去。
妈妈收拾好行李后,已经坐在副驾驶上,等爸爸开车出发。
而奶奶也在车子旁边,随时抓住孙女。
爸爸假装和女儿玩游戏,把她推下车子,小女孩刚跑下车子,就被奶奶给抓住了。
然后,爸爸眼疾手快,关车门,上驾驶室,没有和女儿说再见,就开车离开了。
此时,小女孩才反应过来,爸爸妈妈要出去工作了,不带自己,立马崩溃大哭,哭得撕心裂肺。
相逢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前一秒开心的玩耍,下一秒就要分离,这样的场面,路人觉得很心酸。
孩子是不懂掩饰情绪的,他们开心就笑,伤心就哭,小女孩肯定也想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但却被留在家里当留守儿童,这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痛。
如果是我,我宁愿和女儿说再见,有空就回来。
或者说,暑假接她下去玩,而不是这样不辞而别,让女儿很受伤。
会导致一种心理,以后爸爸妈妈去哪里,小女孩都害怕,父母会抛下她,没有安全感。
这样走真不好,我都是提前和闺女说清楚,闺女也能理解虽然舍不得。
但是应该要好一点,我出发那天我闺女还给我包了一个红包,真的让我很意外很感动。几岁的孩子。真的懂挺多的,好好说,孩子更容易接受。
过来人指出,我小时候从7岁开始留守儿童很懂这种心情,长大跟父母也不是很亲近,我妈后面生的妹妹,都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后来我有了自己小孩,我不会让他留守。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希望陪伴在自己孩子和父母身边。
可现实是,带上孩子,就没有办法工作了。
上班时间跟放学时间不匹配,上班地点上学困难(无房无证无户口),要是都没有这些问题,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会愿意让自己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
一边是生活一边是孩子,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普通人家的孩子,注定要牺牲一些东西,父母都不是公务员,也都不是朝九晚五,有些更是每年换城市,怎么带孩子?有机会谁不想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大概,这就是努力的意义吧。
那么人努力去城里定居,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不用分别,不用赶春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