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洪学智,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都只会想到彭德怀对他的称呼:洪大个儿。是啊,很多将军元帅,在和洪学智交谈时,都不会直呼其名,主要是和洪学智也挺亲切的。



说起洪学智,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人称“六星上将”,而洪学智之所以不像贺龙陈毅等人那样家喻户晓,主要是自长征以来,他除了在一段时间担任过一个机枪连连长外,一直在从事的军政工作。

即便是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也一直在做的后勤工作,所以他被很多人熟悉和了解,更多的还是志愿军副总司令员兼后勤总司令员,但这并不能说明,洪学智军事才能不强,不然也不会被授予上将军衔,至少毛主席看人是绝对没问题的。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洪学智将军积极投身到粉碎国民党军“三路围攻”与“六路围攻”的重大战役之中,同时参与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的各场关键战斗。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奉献出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政大学宣告成立,毛主席亲自选定洪学智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认可。

解放战争打响后,洪学智将军率领部队作为解放军北上东北的先遣力量之一,在初期成功阻挡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态势,立下赫赫战功。辽沈战役结束后,随着战局的推进,洪学智将军率部一路南下,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



1954年,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刚调入总后的洪学智受邀出席。毛主席见到他后,表明了让他负责后勤管理工作的想法。鉴于朝鲜战场的形势变化,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后勤司令部,归属“志司”管辖。“志司”针对后勤司令一职进行投票选举,洪学智以高票当选,彭老总也表示赞同。

在洪学智的带领下,后勤部队面临美军敌机的疯狂轰炸,却毫不退缩,接连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将物资成功运送到前线作战部队手中,打造出一条被赞誉为“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战争后勤保障的奇迹。



1955年,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军委再度委以他重任,任命他为总后勤部部长。1988年9月14日,解放军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庄重举行,75岁的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位列首位,彼时上将是新时期我军的最高军衔。

就这样,洪学智分别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荣获上将军衔,这在我国军队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极为少见。次年,洪学智再次访问朝鲜,金日成询问他为何又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微笑着回应:“三十年一贯制,这是中国特色。”



在洪学智将军的一生里,他从不计较个人军衔或职务的高低,无论党和人民交付给他怎样的任务,他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2006年11月20日20时10分,这位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不朽功勋的洪学智将军,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4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