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一年更新三代车”,现有全系智驾不加价。没想到刚一开年,迪子的第一步棋就让友商和老车主们“寝食难安”。

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比亚迪于2025年2月10日在其深圳全球总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向全球宣布了一个震撼消息:其全系车型将标配名为“天神之眼”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一消息瞬间引爆了汽车行业内外的关注。



发布会上,比亚迪高层详细阐述了“天神之眼”系统的强大功能与技术优势,该系统集成了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体验。正当与会者和广大消费者纷纷猜测,如此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是否会导致车型价格大幅上涨,涨幅可能达到几千到一万元不等时,比亚迪却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王炸”答案——全系标配,且价格保持不变!

这一决策意味着,无论是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腾势,还是其主流品牌的21款新车型,只要售价在10万元及以上,都将标配“天神之眼”系统。更令人惊喜的是,即便是在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中,如备受关注的海鸥、秦PLUS DM-i等热门车型,也将多数搭载该系统。

全民智驾时代的“价格屠夫”

在比亚迪近期的一场盛大发布会上,王传福董事长发表了一席振奋人心的讲话,他预言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并断言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智能驾驶技术将如同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每一辆汽车的标配配置,而那些未能跟上这一趋势、缺乏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恐将逐渐边缘化,成为市场上的“少数派”。

这一宏伟战略的背后,是比亚迪凭借其在2024年实现的年销量超400万辆的规模化优势,以及全球最大车云数据库的强力支撑——该数据库日均新增训练里程高达7200万公里,加之比亚迪自研算法的快速迭代能力,其模型每7天便能完成一次更新,从而在技术与成本上实现了双重突破。



比亚迪的这一决策,无疑将智能驾驶技术从高端车型的专属领地,推向了全系车型的标配,真正实现了“科技平权”。在此之前,智能驾驶技术往往被视为豪华车型的专属配置,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比亚迪打破了这一壁垒,让从几万元的经济型车型到上百万元的豪华车型,都能享受到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捷与安全。

与此同时,市场上某些百万豪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吝啬与保守,与比亚迪的开放与进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豪车虽然售价高昂,但在智能驾驶配置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甚至落后于一些售价远低于它们的车型。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安全、便捷出行的真实需求,更是在无形中维护了一种“科技霸权”,将智能驾驶技术作为炫耀和区分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传统豪车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宾迈等老牌豪车品牌的销量暴跌,无疑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未来,随着全面电动化的到来,传统豪车品牌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届时,那些仍然坚持“尊贵血统”和“手工缝线”等噱头的品牌,恐怕只能成为历史的注脚。

比亚迪的此举,无疑是对这种“科技霸权”的有力挑战,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早买车1个月“亏成狗”!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其全球总部盛大发布了全新的智能驾驶系统——“天神之眼”,并宣布该系统将成为其全系车型的标配。这一消息让消费者欢呼雀跃,也让老车主深感受到背刺。

但对于老车主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那些在购车时因预算、当时技术水平限制等因素,选择了没有智驾系统车型的老车主,看着新车主以同样甚至更低价格就能拥有先进智驾功能,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一位 2024 年 8 月购入 2024 款宋 L DM-i 的车主投诉称,购车时经销商未告知短期内将发布 2025 款智驾升级版本,2025 款新增 “天神之眼 C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及自动泊车,而自己的 2024 款仅配备基础 L2 级辅助驾驶,短短四个月,车辆严重贬值,配置差距显著 ,感觉被比亚迪 “背刺”。

而且,比亚迪此次策略在价格上对老车主也不太友好,搭载 “天神之眼” 的新款车型价格与旧款相比几乎不变,甚至部分车型还有所降低,老车主高价购车却未享受到相应智能驾驶功能,觉得自己成了 “冤大头”。



此外,比亚迪的“科技平权”理念还带来了深远的行业影响。它倒逼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加速智能化布局,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领先”迈向“智能化引领”。同时,比亚迪还通过开放开发者平台、接入合作伙伴等方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智驾生态系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但此事还是利大于弊。比亚迪“天神之眼”的全系标配,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展现,更是一场从供给侧颠覆行业规则的“降维打击”。在电动化红利渐入平稳期后,智能化正成为车企竞争的新内核。比亚迪以规模、数据与自研技术的三重壁垒,或将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价值标准,并推动中国智驾方案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