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王鹏 作

【画中话】

白麓

据媒体近日报道,重庆将在全市中小学食堂建立“三同三公开”制度,推进师生“同餐同质同价”,及时公开采购信息、带量食谱、加工过程等,旨在提高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规范化管理水平。

马上就要开学了,随校园学习话题一同受关注的还有吃饭问题。重庆在全市中小学食堂建立“三同三公开”制度、推行师生一起吃,可以说从费用的公平性、食品的健康角度和制度保障等多个维度上考量,通过“同餐同质”来维护和保障学生的食品健康安全,彰显了教育路上的平等与关爱,教师护航学生,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可以预见,师生同餐有利于教师实时发现学生就餐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直观判断食物是否存在变质等情况,如有问题可及时促使相关人员整改。食堂工作人员也会因为教师与学生一同就餐,更加注重食物生产、制作环节的卫生和质量,不敢轻易敷衍,从而提升责任意识,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师生同餐,教师也是顾客,教师可以实时把关食物的口感、质量等,也就是说能监督的仅是就餐环节,而且,教师的职业是教授知识,并不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仅靠“同吃”难以察觉,食品安全最重要的采购、储存、加工过程等环节,仍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全面把控、全程监督。因此“三公”更为重要,只有重视源头把控、全程监督,才能真正保障校园里的“舌尖安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