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啊,现在的内娱真的就这么没有底线了?
前有明星整幺蛾子,后有综艺节目乱来。
这不《演员请就位3》的嘉宾名单一曝光,瞬间在各大社交平台都被相关话题刷屏。
原本大家对这档以挖掘演员潜力、展现演技为卖点的综艺充满期待。
毕竟前两季也确实凭借犀利的点评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收获了不少关注 。
可谁能想到,这第三季的嘉宾阵容直接把观众的三观震碎。
这都请的什么妖魔鬼怪啊。
什么、周一见的姚笛, “蛇精脸”的刘梓晨,还有深陷出轨传闻的徐开骋,在综艺里表现出 “爹味” 十足的杨子等。
这些身上背着各种争议的人物齐聚一堂,让节目还未开播,就已经被贴上了 “为流量不择手段” 的标签。
观众们不禁要问,内娱综艺这是怎么了?
难道真的已经到了为了热度,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艺术追求都可以抛弃的地步了吗?
姚笛当年凭借自身努力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正式踏入演艺圈。
她与文章合作主演的《裸婚时代》是当时现象级爆款电视剧。
凭借这部剧,姚笛一跃成为 85 后小花中的佼佼者,广告代言、影视邀约纷至沓来,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2014 年的 “周一见” 事件,将她的事业和生活炸得粉碎。
她与已婚的文章的婚外情曝光,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道德伦理的大是大非面前,公众无法容忍她的行为,她从备受喜爱的女演员,变成了人人唾弃的 “小三”。
曾经支持她的粉丝纷纷脱粉回踩,各种谩骂和指责铺天盖地,她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攻陷,甚至家人朋友也受到牵连。
原本谈好的影视项目纷纷撤资,她的演艺事业陷入了绝境,被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在沉寂多年后,姚笛选择通过《演员请就位 3》复出,这一决定再次将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她的复出,网友们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
一部分网友认为,人都会犯错,姚笛已经沉寂了这么多年,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应该给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为啥人们总是原谅那些男人,对他们的行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对女性这么苛刻。
而且她在演技上确实有一定的实力,能够出现爆款,她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期待她能在节目中带来精彩的表演,用实力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但另一部分网友却坚决抵制,他们认为姚笛的道德瑕疵是无法抹去的污点。
她的行为严重破坏了他人的家庭,伤害了马伊琍和孩子,这种人不应该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更不应该被娱乐圈接纳。
节目组邀请她参加节目,是对道德底线的漠视,是在向观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
会让那些犯错的艺人觉得犯错成本很低,只要沉寂一段时间就可以轻松复出。
在节目放出预告后,只要有姚笛的镜头,弹幕中就会出现大量的负面评论,抵制她的声音从未停止。
其次就是刘梓晨。
这个名字在网络世界可谓是如雷贯耳,他的走红堪称一场荒诞又奇特的闹剧。
最初,他凭借那夸张到极致的 “蛇精脸”,双眼皮宽得像两条鸿沟,下巴尖得仿佛能戳破屏幕。
再配上五颜六色的美瞳和夸张的妆容,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 “蛇精”。
他还常常在社交平台上高调炫富,晒出各种奢侈品、豪车,宣称自己是 “八国混血”,拥有高贵的血统。
这些言行引发了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吐槽和谩骂。
但刘梓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负面评价,反而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被关注的感觉。
他不断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奇葩言论,将自己的低俗和无下限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他在一片骂声中迅速走红,成为了网红界的 “奇葩” 代表,虽然这种红是充满争议的 “黑红”,但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话题度和粉丝基础。
当刘梓晨出现在演员节目中,他的表现也堪称灾难级。
在表演环节,他完全没有任何表演技巧可言。
表情僵硬,肢体动作也十分生硬,完全无法诠释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更别说挑战檀健次的相柳。
面对评委的提问和点评,他也是答非所问,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是用一些空洞的话语来敷衍。
让人不禁怀疑他到底有没有为参加节目做过任何准备。
他的出现,让其他真正有实力、有梦想的选手感到十分无奈和失望。在这个本应是展现演技、选拔优秀演员的舞台上,刘梓晨这样毫无演技的网红却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对那些努力提升演技、渴望被认可的选手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观众们也对他的表现嗤之以鼻,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称他是来 “搞笑” 的,是对演员这个职业的亵渎。
内娱综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注重内容品质到疯狂追逐流量的变迁史。
在综艺发展的早期阶段,节目更侧重于内容的打磨和艺术价值的呈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综艺逐渐陷入了 “流量至上” 的漩涡。
尤其是《奔跑吧兄弟》的爆火,开启了综艺的流量时代。
这档节目邀请了众多明星嘉宾,通过高强度的宣传和话题制作,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节目中的游戏环节、嘉宾互动等都成为了观众讨论的热点,相关话题常常登上热搜,其热度居高不下。
受此影响,各大电视台和视频平台纷纷效仿,开始大量邀请流量明星参加综艺。
一时间,流量明星成为了综艺节目的 “香饽饽”,不管节目类型是否适合,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其次综艺为了制造话题,在内容编排上也无所不用其极。
恶意剪辑是综艺中常见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素材的选择性剪辑和拼接,制造出嘉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观众的争议和讨论。
最后节目组还会故意安排嘉宾之间进行一些无意义的争吵和对抗。
甚至会编造一些虚假的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些虚假的内容不仅欺骗了观众,也让综艺失去了真实性和可信度,让观众对综艺产生了反感。
而内娱综艺对有负面新闻艺人的邀请,更是对道德底线的漠视。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综艺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那些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而那些充斥着低俗、无内涵内容的综艺,就像精神毒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当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以博眼球、秀下限为卖点的综艺时,他们的审美水平会逐渐被拉低。
在他们看到那些制作精良、内涵深刻的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只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都将受到影响,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会变得越来越肤浅。
内娱综艺的种种乱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流量至上的时代正在逐渐走向末路。
为了一时的热度而抛弃道德底线和艺术追求,不仅无法赢得观众的长久喜爱,还会对整个行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姚笛、刘梓晨等争议人物参加综艺,只是内娱综艺问题的冰山一角,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行业对流量的盲目追逐和对品质的忽视。
我们期待内娱综艺能够回归初心,以内容为核心,以品质为追求,用真诚和专业打动观众。
对此屏幕前的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