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圣

台湾劳保制度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逆转的崩溃,而这场灾难的根源,不在于台湾社会的变化,不在于全球经济的动荡,而在于民进党当局和相关决策者的轻忽与无能。自2017年以来,台湾劳保每年都出现大幅度的收支短绌,而2024年短绌金额更是高达605.6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年新高。更令人担忧的是,劳保的未来正朝着无法挽回的破产危机迈进,预计到2031年,台湾劳保将彻底破产。



这一切的背后,是政府在面对劳保财务压力时的无所作为和掩耳盗铃。台湾已经进入高龄化、少子化的社会,劳保制度本应在早些年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这一趋势。然而,台当局却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反而将劳保问题拖延至今天这个无法回头的时刻。无论是民进党的“拨补救急”还是空洞的改革口号,都未能真正解决劳保的根本问题,反而让整个制度陷入了深深的泥淖。

劳保收支逆差已成常态,且数额逐年加剧。从2017年首次出现短绌275.3亿元起,到2024年预计达到655亿元,台湾劳保的财政状况愈发严重。台“劳保局”官员坦言,劳保已进入“成熟期”,高龄化、少子化带来了巨大的支付压力,收不抵支的趋势已经无法避免。这意味着,台湾劳保将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财政短缺将成为劳保制度不可逾越的难题。

然而,这一切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政治决策的失误与短视。民进党当局并没有正视劳保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而是通过不断的“拨补”来拖延问题的爆发。所谓的“拨补救急”不过是政府权宜之计,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劳保的财务危机。台湾劳保的收支缺口已经不是短期可以弥补的,若继续如此拖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崩溃,而这一天的到来,已经进入倒计时。



台湾政治大学财政系主任陈国梁在《联合报》发表的文章中直言,劳保的财务恶化已是“无法挽回的灾难”,而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正是当局的“抢劫”行为。陈国梁指出,政府在面对劳保问题时的态度,充满了“政治权谋”和“短期行为”,没有从长远考虑台湾劳保的可持续性。政府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通过“拨补”延后了破产的时间,延误了劳保改革的时机,最终将劳保制度推向了绝境。

可悲的是,民进党当局不仅没有为劳保制度的未来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还将民众的利益视作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台湾的劳工和社会弱势群体将成为这一政治游戏中的牺牲者,他们的权益被置于政治博弈的漩涡之中,最终无法获得保障。那些曾经信任政府的民众,如今将不得不为政治的无能和失职买单,劳保破产将成为台湾社会的重大悲剧。

这场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是台湾劳保的财务困境,更是台湾政治体制的严重失衡。民进党一方面高举改革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在实际操作中束手无策。台湾的政治体制已经陷入了利益集团和党派斗争的漩涡中,社会的痛苦与不满被无情地忽视。劳保问题只是一个缩影,台湾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痛点,正被政客们的短视和私利所吞噬。



台湾劳保破产的最终结果,将是整个社会的崩溃。劳工群体将无法依赖劳保制度获得基本保障,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公正将进一步加剧。而这一切,都是由政治领导层的无能和失职所导致的。民进党当局对于劳保问题的轻视与拖延,不仅仅是对劳工群体的不负责,更是对台湾社会未来的严重威胁。

台湾劳保的问题早已不容忽视,改革必须立刻开始。如果民进党继续采取这种“搪塞”政策,最终的结果将是劳保制度的全面崩溃,整个社会也将因此遭受重创。我们不能让台湾的劳保制度继续在政治博弈中倒退,不能让台湾的未来在这一场权力斗争中成为牺牲品。

劳保破产的阴影越来越逼近,台湾的政治和社会将不得不面对这一沉重的现实。民进党是否能够及时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已经成为台湾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如果他们继续以“政治秀”和“短期政策”来应对这一危机,台湾的劳保制度将不仅仅是一个破产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信任崩溃的标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