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吴今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2023年12月22日,朱令离世了,这桩悬疑了29年的案件,恐怕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回溯到1994年12月11日的北京音乐厅,朱令身着白色花边衬衫配黑色长裙,端坐在古琴前。她没有立即开始演奏,而是反复调音。观众静静等待,直到她第五次调整完琴弦,才开始弹奏《广陵散》。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致命的铊毒已经在她体内悄然作祟。
在班长张利的记忆中,朱令堪称完美。有次,室友薛钢指着一本杂志说:「你看这照片,简直就是朱令。」张利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那竟是歌手王菲的照片。
在母亲的描述中,朱令对未来充满规划,「演出结束后要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然而第二天,她就突然病倒了:先是腹部和腿部剧痛,接着头发开始大把脱落。
12月23日,朱令被送入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虽然没有找到病因,但住院一个月后症状有所缓解,头发也重新长出来了,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3月6日,病情突然恶化,她腿部疼痛加剧,还出现眩晕,父母随即带她去了北医三院就医。3月9日,他们又去了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李舜伟教授看后告诉朱令母亲:「症状很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个铊盐中毒病例。」但因为朱令表示从未接触过铊盐,加上医院也没有相关检测条件,便没有进行铊中毒检验。
3月15日,病情继续恶化,她的面部和眼部肌肉开始麻痹,甚至无法自主呼吸。入住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后,医院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进行治疗。3月23日,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医院为她做了气管切开手术。
随后医院对她进行了八次血浆置换,每次都超过1000毫升,但在治疗过程中她不幸感染了丙肝。3月26日,她被转入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两天后陷入昏迷,直到8月31日才苏醒,整整昏迷了5个月。
1995年4月28日,终于确诊为铊盐中毒。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向警方报案。
从受害者出现中毒症状到警方立案,已经过去将近半年时间。
北京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案发地点没有任何监控设备,关键证据也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调查人员虽然用尽了各种可行的侦查手段,却始终找不到能够确定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1995年年中,当事人开始服用特效药物普鲁士蓝。在住院第50天,她体内的铊离子含量终于开始下降。经过一个月治疗,毒素基本被清除。但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她的神经系统已经遭受重创,几乎失明,身体机能也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警方调查发现,受害者的室友孙某是唯一一个既能合法获得铊盐,又有接近机会的人,因此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但是由于孙某家族中有多位政协要员,这一显赫的家世被认为阻碍了案件的进展。
在女儿陷入昏迷的那个11月,面对记者采访,吴承之说:「我已经放下了。」
但他真的放下了吗?从他的眼神中能够读出深深的无奈。他摇着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还有什么好查的?事实不是都摆在那里了吗?」
然而,对于大女儿吴今当年的坠崖事件,吴承之却选择不再深究。这起事件至今仍被列为中国校园三大悬案之一,而这背后还牵扯着一个普通山东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