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某个午后,阳光洒满花园和草坪,“一代画魂”潘玉良正温柔地抱着一个混血小女孩,她的身边,是留法雕塑家严德晖和法籍太太。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异国他乡的旧时光,也定格了中国留法艺术史上的动人篇章。


潘玉良与严德晖一家人在巴黎的合照

严德晖(1908-1987)是20世纪重要的中国旅法雕塑家,他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个进步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喜爱书法和雕塑.早年拜黄杨木雕大师朱子常为师,学习传统木雕和泥塑技法。1927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师从江小鹣,毕业后被校长刘海粟聘任为木雕教授。在上海美专期间,他结识了潘玉良,成为她的学生和同事。


严德晖 《自塑像》石膏

1938年,严德晖考入巴黎高美,成为雕塑家亨利·布沙尔的学生,之后定居法国巴黎。在法国,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与钱三强、李风白等人组建“法国和平促进会”,呼吁国内停止内战,实现和平。


严德晖《四岁的严茉莉》石膏

严德晖擅长用西方雕塑手法严谨地处理人物比例,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既有传统的黄杨木雕,也有现代的铜雕和泥塑。严德晖的艺术作品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观念与中国传统文人意趣,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捉迷藏》《孔子》《林黛玉》等雕塑作品先后入选法国各大沙龙展览并获奖。


1946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作品展”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举办,严德晖在其雕塑作品前与潘玉良合影

安徽博物院收藏

旅法期间,潘玉良时常和严德晖一家三口相聚,一生都保持着家人般的密切联系。严茉莉从小认潘玉良为干妈,在童年的照片中,潘玉良把她抱在怀里,在草地上逗她玩,陪她过生日和过圣诞节。和小茉莉在一起时,这位大画家笑容可掬,展现出慈爱与温情的一面。




2024年9月8日,严茉莉向安徽博物院出借四件父亲的雕塑作品参展,时隔半个多世纪,潘玉良与严德晖的作品再次共同展出

从巴黎到合肥,两位留法艺术家实现了跨越万里的重聚。展览不仅呈现了的艺术成就,更通过珍贵的书信、照片等史料,展现了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


“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岁月长歌”展览即将在2月16日结束,欢迎前来安博庐阳馆展厅,感受艺术的力量与时代的温度,见证这段跨越时空的文化情缘!

供稿:张文蕊

编辑:刘婷婷

审核:冯超

终审:卞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