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2025年2月10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其“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从7万级的海鸥到30万级的仰望U8,均实现智驾功能标配。这消息一经发出就震惊四座!!
因为,
曾几何时,智驾只是高端车的配置,与普通消费者毫无关系;
曾几何时,比亚迪也不被人看好,认为它的理念是以卵击石,空穴来风。
中国有句古话“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现在,虽然比亚迪在智驾方面起晚,但它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弯道超车,更以高尚宏大的“智驾平权”品牌理念实现技术普惠,惠及普罗大众。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入门级车型的消费者,也能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
并且这一战略将重构驾驶市场的格局,加速智驾技术的普及,包括成本领先与行业倒逼,推动行业从“技术专利”向“技术普惠”转变,迫使其他车企跟进技术下放,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技术不过关,下放也无用,接下来再来说下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技术实力,简单来说就三点:
无图NOA技术:采用“BEV+Transformer”大模型,无需高精地图即可实现高阶智驾功能。
这种技术路径不仅降低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还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强大的感知硬件:天神之眼C拥有“5R12V12U”方案,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可精准还原真实物理世界。
多版本覆盖:比亚迪根据车型定位和价格区间,将“天神之眼”分为A、B、C三个版本(天神之眼A(DiPilot 600):面向仰望品牌,配备3颗激光雷达、双Orin X芯片(算力508TOPS),支持无图城市领航(CNOA)和极端场景的自动驾驶;天神之眼B(DiPilot 300):搭载于腾势及部分比亚迪车型,采用1/2颗激光雷达+Orin X芯片(算力254TOPS),支持高速NOA和城市领航;天神之眼C(DiPilot 100):覆盖20万以下车型,采用5R12V(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纯视觉方案,实现高速领航、智能泊车等基础功能)。这种分层适配策略既满足了高端车型的极致性能需求,又降低了入门车型的硬件门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首批21款车型上市,价格横跨7万至30万区间,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超过60%,这个覆盖率着实惊人。
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智能避让与预警:在高速行驶时,能够精准识别前方车辆、行人和障碍物,提前预警并自动减速或避让;车道保持与辅助:AI车道保持系统实时监测车道线,辅助驾驶员保持车道居中,减少疲劳驾驶风险;主动安全功能:结合“BAS 3.0+行泊车算法”,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动制动,降低事故风险。
最让人头疼的停车问题也手拿把掐,极大提高了驾驶便利性。自动泊车与代客泊车:支持自动泊车和代客泊车功能,即使在狭窄车位也能轻松停车;高快领航功能: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能够自动跟车、智能变道,上下匝道时也能精准识别并顺利通过;智能限速提醒: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道路限速标志,并提醒驾驶员调整车速。
还极大的降低了智驾成本,只需几万元就可以享受高级技术带来的驾乘体验,对预算低的消费群体十分友好。
在国家层面,比亚迪的布局契合中国“汽车强国”战略,首先是技术自主可控,全栈自研打破海外技术垄断,例如自研璇玑架构实现“中央计算+分布式控制”,降低对西方芯片的依赖; 产业升级引擎,智能驾驶与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助力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425万辆),智驾普及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竞争力;安全与标准引领通过大规模数据积累,比亚迪主导制定智驾安全标准(如AEB性能指标),推动行业规范化。
比亚迪“全民智驾”不仅是技术普惠的革命,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的关键一跃。通过全栈自研、数据驱动与成本控制,比亚迪将智驾从“高端标签”转变为“安全标配”,倒逼行业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下沉。这一战略不仅巩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范本。正如王传福所言:“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2025年或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而比亚迪正站在这一浪潮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