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誓言要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图源:GJ
以压促谈是特朗普的目标,但中东地区局势的演进未必会使特朗普如愿。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签署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表示将重新针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政策。从目前内容看,特朗普此轮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主要有三项目标,包括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消灭所谓伊朗支持的“恐怖组织”网络、遏制伊朗发展导弹以及非对称武器的能力,可谓气势汹汹。
强化遏制“三板斧”
综合目前信息分析,特朗普对伊朗此轮“极限施压”依然从贸易、制裁与精准打击等三方面展开:
一是气势汹汹威胁石油出口归零,切断伊朗生命线。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就提出要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这一目标也构成了特朗普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核心要素。众所周知,石油经济是伊朗维持经济发展与财政命脉的核心支撑,美国将大棒打向伊朗的石油生命线,目的就是通过“断血”逼迫伊朗妥协。
二是不断长臂管辖,乱舞制裁大棒。特朗普指示美国财政部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压力,包括对违反现有制裁的个人和实体实施新的制裁和执法机制。在美国制裁种类中,针对伊朗的制裁大多数采取二级制裁模式。所谓二级制裁就是不仅直接对被制裁国的个人与实体进行打压,同时还会长臂管辖到与被制裁国进行交易的第三方个人与实体。
三是不择手段对“抵抗之弧”进行打击。特朗普政府高度亲以,因此对伊朗及其支持的“抵抗之弧”极端敌视。例如,也门胡塞武装在拜登政府时期一度被移出美国的外国恐怖组织名单,在2024年加沙冲突持续发酵后被列为制裁力度相对较低的“特别认定全球恐怖分子”。而特朗普在上台首日,就将胡塞武装重新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在新的“极限施压”中,美国或以色列也必然会对伊朗及其相关武装组织进行更为强力的精准打击。
“疯狂施压”有算计
美国为什么重提对伊朗“极限施压”?
首先,以“疯狂施压”获得谈判成果是特朗普的一贯风格。通过施加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让伊朗相信美国不惜采取任何手段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在特朗普看来,这种不确定性使伊朗更可能在谈判中让步。
其次,以色列的游说是影响特朗普此举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中许多重要官员都对以色列持坚定支持态度,使得以色列对美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而以色列与伊朗早已势同水火,特朗普对伊朗此轮“极限施压”政策的公布时间正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时间重叠,体现了以色列对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最后,伊朗目前在中东战略局势中所处的不利态势是导致特朗普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牟利的重要动力。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总体上在中东地区战略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抵抗之弧”的多个支点都遭遇重创。对特朗普而言,伊朗当前的困境正是他施展“交易艺术”的时机。
特朗普恐难如愿
以压促谈是特朗普的目标,但中东地区局势的演进未必会使特朗普如愿。
伊朗在美国重压之下的反应未必会是屈服。伊朗目前外交政策总体以稳健克制为主,但如果美国“极限施压”给伊朗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伊朗的战略反制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以色列也可能在其中进一步扮演破坏性角色。特朗普对伊朗的强硬姿态表明力挺以色列的立场,但与以色列不同的是,特朗普需要平衡好对伊朗施压与美国在中东避免过多战略投入这两方面的安排。而以色列巴不得美国倾举国之力帮助它一劳永逸消灭伊朗所谓“战略威胁”。因此,以色列是否会利用美国“极限施压”对伊朗采取更为激进的行动,将是一个重大风险因素。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周亦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 深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