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郑汉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一段令人困惑的梦境,揭开了福建男子郑江尘封多年的身世之谜。这位来自南安的青年,因一场斗殴导致他人死亡,年仅23岁就走进了龙岩监狱的铁门。
2005年,郑江参与殴打吴某致其重伤不治。次年,法院判处他和同伙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服刑期间,郑江深感懊悔,通过积极改造获得了改判机会,死刑被改为无期徒刑,后来又减至20年。
从死路逢生,让郑江心怀感激。他在监狱里更加用心改造,争取早日重返社会。然而到了服刑第11年,这个一向表现良好的囚犯突然性情大变——沉默寡言,精神恍惚,动辄与狱友发生争执。
管教民警察觉到他的异常,找他谈心。郑江道出了困扰他的原因:「最近总做一些奇怪的梦,让我心里很不安。」
「梦里在下雪,天寒地冻,母亲抱着我……」对于生在福建南安的郑江来说,这样的场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没过几天,他又做了个新的梦:「有个比我年长的男人,可能是父亲或哥哥,带着我去河边抓鱼。」
这些梦境与他的童年记忆完全对不上号——他小时候住在宿舍楼里,而梦中却是黄土墙、茅草房,门前还有稻田和小河,是典型的农村景象。
对常人而言,这或许只是些荒诞的梦境,一觉醒来就该抛之脑后。但对郑江来说,那些陌生又真实的画面和感受,却在他心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郑江的童年是一段黯淡无光的岁月。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他疏于关心,连过年过节也不曾打个电话问候。他的生活全靠爷爷照料,可爷爷在他七岁那年就撒手人寰了。
之后他被送到姑姑家,但在那里的日子更不好过。到了十三岁,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开始了漂泊的生活。渐渐地,他和一群损友混在了一起,走上了歧路。1999年,十六岁的郑江因抢劫同学锒铛入狱,判了两年半。2002年出狱后,他又故技重施,这回被判了三年半。
让人心寒的是,郑江三次出庭,父母都未曾露面。他在狱中服刑这些年,更是从未等到过父母的探视。这种情况连狱警都觉得不同寻常,毕竟再忙的家人,一两年探望一次都是人之常情。
起初,郑江以为父母是对他的所作所为心存芥蒂。但接连做了两个奇怪的梦后,他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自己可能不是亲生的,这才解释得通父母为何对他如此冷漠。
这个念头让郑江坐立不安。他一直怨恨那个家,觉得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和父母的漠不关心脱不了干系。他暗自发誓,出狱后要远离那个没有温暖的家。
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那么说不定还有另一个家在等着他,有真正疼爱他的父母。听了郑江的想法,狱警也感到诧异。虽然这只是郑江根据几个梦的推测,但考虑到这么多年确实没人来看他,而且这件事让他心神不宁,改造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狱警决定帮他调查一下。
当狱警来到郑江老家时,发现房子早已破败不堪,显然很久无人居住。只好转而询问邻居。邻居的话印证了郑江的猜想:他是被父母突然带回家的,既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也没有办过任何喜事。郑江梦中的那些画面,极可能就是他儿时的记忆碎片。
为什么这些记忆在沉寂三十多年后突然浮现?为了让郑江安心服刑,狱警决定帮助这个已经悔过自新的人。在狱警的指导下,郑江写了一封寻亲信,开启了寻找真相之旅。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记不清的人,仅靠着几个零碎的梦境竟然在短短四天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