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于2025年2月10日发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标志着其在智能驾驶领域正式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技术架构与市场突破
该系统结合多传感器融合、高算力芯片和全栈自研算法,实现了“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覆盖从高速到城区、从泊车到复杂博弈场景的全场景驾驶需求。



其中:天神之眼A面向仰望品牌的高端车型,搭载3颗激光雷达、双Orin X芯片(算力508TOPS),主攻城区无图NOA;
天神之眼B应用于腾势及比亚迪中高端车型,配备1颗激光雷达和单Orin X芯片(算力254TOPS),实现高速+城区全场景NOA;
天神之眼C面向大众市场的核心方案,采用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以纯视觉方案实现高速领航、代客泊车等核心功能,成本仅为行业同类方案的1/3。
依托自研高算力芯片和端到端算法,实现拟人化驾驶决策,如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博弈变道等。
结合易三方、易四方泊车技术,覆盖超300种泊车场景,断头路、极限侧方位停车等难题迎刃而解。
2、比亚迪放大招开启全民智驾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首次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7万级车型,彻底打破“智驾=高价”的行业壁垒。



天神之眼C首批覆盖21款车型,价格区间7万-20万级,直接冲击传统燃油车与低配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将AEB(自动紧急制动)能力提升至100km/h稳定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99%,智驾功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已接近“安全带级”标配。
依托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系统通过“影子模式”持续学习用户驾驶习惯,实现“越开越好开”的进化能力。
比亚迪的三大底气,来源于数据、研发与规模,为算法优化提供真实、多样化的训练样本,从芯片到算法均实现自主可控,通过规模化量产摊薄硬件成本。
3、智驾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推动行业向“安全普惠”转型。



通过分层方案覆盖全价位车型,智驾技术不再是高端车专属,而是全民出行的安全基建设施。
自研芯片、传感器与算法降低对外依赖,带动本土供应链协同升级。
未来或推出智驾订阅服务,通过数据共享与生态合作延伸价值链,探索“硬件+服务”双盈利模式。
比亚迪以“天神之眼”为核心,不仅定义了智能驾驶的新标准,更将中国智驾技术推向全球竞争舞台。
其“普惠安全”的理念与“数据+规模”的护城河,或将成为未来十年汽车工业智能化革命的标杆。

正如王传福所言:“智驾将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标配”,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时代,已悄然拉开帷幕。
#比亚迪全系搭载高阶智驾#

#2025年买车看智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