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赴拉美出席APEC会议以及G20峰会等等,并且对秘鲁和巴西这两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本周《这就是中国》节目就通过习主席的这趟拉美之行,共同探讨中拉合作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就此展开了演讲。
2024年11月13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随后又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这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被称为拉美的“中国时刻”。
习主席这次拉美之行的最大亮点之一是中国和秘鲁领导人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的开港仪式。当视频上出现这座现代化港口在短短几年内就拔地而起,集装箱巨轮鸣笛远航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表示,钱凯港开港是全体秘鲁人民引以为豪的历史性时刻,这一宏伟工程将有力促进拉美一体化进程,开启秘鲁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长期以来主要通过巴拿马运河或美国西海岸的港口中转。然而,随着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营,从拉丁美洲到亚洲的航运时间从过去的40来天可以缩短到现在的20来天,所以这个港口不仅惠及中国与秘鲁,也惠及整个拉丁美洲与亚洲的经贸关系。专家估计,钱凯港每年能给秘鲁创造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1.8%的经济效益。建设期间,这个项目已经为当地创造了1300个直接就业机会和8000多个间接的就业机会。据报道,秘鲁期待在中国的帮助下,钱凯港最终会成为拉美的一个物流集散地,秘鲁最终能够成为拉丁美洲的新加坡,也就是说,来自亚洲各国的货物通过秘鲁通达拉美各国,来自拉美国家的商品也通过秘鲁直达上海以及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
那么习主席对巴西的访问也十分重要。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巴西主要的外资来源国。在习主席访问期间,中巴双方签署了38项合作文件,涵盖农业、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许多领域。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尽管中国和巴西在地理位置上距离遥远,但两国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似的世界观建立了战略友谊。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120亿美元猛增至2023年的4890亿美元,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拉美地区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22个拉美国家和加勒比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合作项目也一个个落地。中国与拉美经济互补性非常之高,合作共赢实实在在地造福两国人民。
美国长期以来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像钱凯港这样的项目早就被美国盯上,抹黑从未中断。2024年5月,时任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德森就声称钱凯港“可军民两用”,担忧中国军舰停靠钱凯港。更有美国学者反复炒作所谓的中国对拉美的“经济胁迫”。《华尔街日报》也刊文称,中资控股的钱凯港可能成为南美洲“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商业中心”。秘鲁前外交部长奥莱切亚则表示,如果美国真的担心中国在秘鲁日益增长的存在,它就应该加大自身在拉美的投资。以秘鲁为例,它拥有丰富的铜矿等自然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它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2024年12月16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在拉丁美洲,中国做对了什么?”的文章,指出不仅中国领导人访问拉美的次数远远多于同期的美国领导人,而且中国还带来“真正的资源”帮助解决长期困扰拉美的发展问题,这与以美国等西方国家聚焦提供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所谓援助项目形成了对比。文章还提到,就在钱凯港开港的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拜登总统也到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他带来的是捐赠9架“黑鹰”直升机和建设一条铁路的承诺。直升机据说是用来帮助秘鲁打击毒品贩运,帮助解决秘鲁犯罪率攀升等问题。至于帮助秘鲁修建铁路,美国国内自己这么多年久失修的铁路都没有钱修,不知美国将怎样兑现这个承诺。拜登政府曾推出过美国版的“一带一路”计划,如“美洲繁荣伙伴关系”、“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基建计划”等,但美国和西方国家政府没钱,投入主要靠私人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盈利慢,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私人投资,结果这些项目大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引来拉美国家的普遍失望。
11月26日,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也刊文提出一个非常直白的观点,它这样说的:特朗普意图打压中国,但美国除了大棒什么也拿不出。文章援引特朗普在拉美的“头号粉丝”阿根廷总统米莱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作为一个例证。米莱在竞选期间曾经叫嚣“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但上任后对华态度不断软化,直至出现大的转弯。他最近将中国描述为“有趣的贸易伙伴”,并计划在2025年访问中国。这篇文章指出:米莱决定不再抨击一个占阿根廷出口额10%左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数十亿美元、为阿根廷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生命线的国家。文章认为:“特朗普拉美‘头号粉丝’态度的转变,凸显了特朗普打压中国经济的计划,将会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不仅可以提供投资,而且在拉美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对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来说,中国早已成长为一个比美国更大的市场。
总之,中国与拉美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正在进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双方实现了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政治、经贸、人文三轮驱动,并且日益迈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这不由使我想起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女士在上海与我进行的长谈。她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充满了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然后很肯定地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全球南方”,对拉美都很有意义。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一个新的现代世界,对南方世界的崛起和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编辑: 刘清扬
责编: 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