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命里一尺,难求一丈。”

又云:“我命由己不由天。”

一个论述的背后,也有一个悖论,我们不能只是盯着一面看。

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就应该正反面看,进行对比,反面是教训,正面是教程。

用动态的观点去看人这一生,你会发现,同龄的人,层次不尽相同。

在《儒林外史》中,有很多充满讽刺的故事,也有很多的角色。其中有一个叫虞育德的人,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官员,把穷命改写成了富贵命。

从虞育德来分析,就会发现,命运的改变,看似空穴来风,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01

有一种出身,祖上留德。

虞育德的父亲,是一个私塾老师,爷爷也是。

依靠教书,家庭也能够维持温饱水平。

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过世了。

父亲的雇主祁太公,本着人道主义,把虞育德留下来,培养成老师。

虞育德被安排学习古文,科举文等。到了十七岁,就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从而能够胜任老师岗位了。

另外,祁太公长期资助虞育德,学习其他技能,包括成家等。

为什么他在人生最低谷,也有人帮助呢?

俗话说:“桃李满天下。”

上几代人都是老师,培养了很多的人,因此家庭的口碑很好,家风很正。家庭的德福就留下来了。从而,他可以遇到贵人。

一个人出生在有德的家庭里,就算很穷,也有骨气,不会走歪路。外人也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02

学一门技能,赚钱有方。

虞育德仅仅有文化,还不行。在当年,要成为老师,也要“资格证”——考取秀才。

一番苦读之后,他就考了秀才,从而请他教书的人,就多了,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三十两银子。

另外,他还学了算命的技巧。在封建时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饭碗。

很多人,苦苦读书多年,但是没有发现命运有什么起色,这就说明,在读死书,没有活学活用,也没有用武之地。

读书改变命运,关键是“学以致用”。把知识变成技能,就在社会上,肯定有一席之地了。

比方说,上大学的时候,考取一些叉车、挖机的驾驶证,学会编程等。而不仅仅是一张文凭。

思考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赚钱,在什么行业深耕。你对着目标去学技能,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有了道路可以走,钱就会跟着你走。



03

成一个家庭,齐心协力。

虞育德在26岁的时候,祁太公做主,给他定下亲事,娶了黄家的女儿。

一个孤单的小伙子,自从有了家庭,干劲就更足了。

小夫妻一起省吃俭用,就可以租房定居了。

在妻子黄氏生完娃之后,体弱多病,生活再次困顿,但是他们彼此好好照顾,家庭又好起来了。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不是安慰人的话,而是改变命运的方法和力量。

别总是说,自己还没有足够的钱,也不想被婚姻拖累,就一直单身。这单身太久,人就会堕落,看不到希望,从而后半段会命苦。

你看那些五保户,吃饱喝足,但是没有一个是幸福的。

没有妻子孩子,你所有的努力,给谁看呢?你的希望,寄托在什么地方呢?希望没有地方扎根,那就是没有希望。

找一个对象,一起努力成家,哪怕是白手起家,也会让命运发光。有了孩子,也就有了负担,但是也有了欢声笑语,抚慰了你的疲惫,让你一直期待未来。

关键时候,爱人搭把手,你会发现力量翻倍了。如果你失业了,爱人去打工,养着你,那也是人生有了退路,也让你一直不会跌入深渊。

04

当一回贵人,善有善报。

虞育德三十二岁那年,遇到了经济瓶颈。

没有人喊他教书,家庭的开销在增加,让他很难过。

还好,他学会了算命,就有一户人家,喊他看家庭的命运,房子的布局等。

干完活,他得到了12两银子。

返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一个没有钱埋葬老父亲的人,想要投河自尽了。他果断出手,给了其四两银子。

他对那人说:“要安葬父亲是天经地义的,我帮你,你也自己努力一点点......”

他回到家,告诉妻子,自己如何帮人,花了四两银子。妻子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

他的善举,让周围的人都点赞。到了下半年,好运就来了——有人聘用他当老师。

任何时候,我们都喜欢和善良的人打交道。古人也喜欢请善良的人做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善有善报,这是不会落空的。人在苦命的时候,做好事,那很快就被社会抬举,人的层次就高了,人脉也宽了。



05

守一份信念,进取不止。

到了五十岁,虞育德还在科考,中了进士。

从一个普通官员做起,他一路到了国子监,也相当教育部的职工。

很多人到了中年,就守摊子了,不求什么改变。

还有人把35岁,当成职业的终点。

聪明的人,恰好在中年发力。这样想——周围的人都不发力,自己使劲,那就更容易超越同龄人了。

带着一颗进步的心,你会发现自己一直阳光灿烂。到了四五十岁,就渐入佳境,从而彻底改变了命运,也给子孙带来了丰厚的家庭基业。

06

不得不说,穷命和富贵命是可以转换的。

人在穷命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这恰好是致富的起点。

把祖上的德承接起来,自带善良,总会得到社会的帮助。

学一门技能,找一个对象,赚一笔钱,命运会有起色。

十年磨一剑,磨了一次又一次,金石为开。

这一生,最好的命运,就是你的精神。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